注CO2

作品数:130被引量:79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黄磊孙雷贾英王庆吴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升五号桩油田二氧化碳吞吐效果的有效措施研究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年第1期32-32,共1页刘红梅 
采用循环注CO2吞吐方法直接处理低产油井,要比用注水井对采油井的间接处理还要经济得多,而且驱油效率也较高。只要措施得当、注采制度合理,具有投资少、偿还快的特点,其风险远比其他强化采油法要小得多。有必要总结近年来已实施的二氧...
关键词:循环注CO2吞吐方法 提升五号桩油田二氧化碳吞吐效果 
注CO2对高温高压条件下油-地层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被引量:2
《热力发电》2021年第1期123-128,共6页王欣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48003)。
目前对于CO2-原油界面张力特征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原油-CO2地层水体系相界面作用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轴对称悬滴形状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CO2饱和度对原油-地层水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原油-饱和CO2地层水与原油-地层水平衡界面张...
关键词:界面张力 CO2驱 原油-饱和CO2地层水 原油-地层水 多相界面 采收率 
深层砂砾岩油藏注CO2相态变化与吞吐参数优化被引量:3
《复杂油气藏》2020年第4期57-62,共6页王先荣 李超 李翀 
WQN深层砂砾岩油藏存在自然产能低,压裂后稳产期短且产量递减快,注水开发效果差,地层能量亏空大,采出程度低等问题,目前油井多处于低速低效衰竭式开采甚至关停状态。开展了CO2驱室内实验研究和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注入CO2后能起到增...
关键词:深层砂砾岩油藏 相态变化 CO_2吞吐 增产机理 参数优化 
稠油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4
《石油实验地质》2020年第6期1009-1013,1023,共6页孙焕泉 王海涛 吴光焕 王一平 
与稀油注CO2提高采收率机理不同,CO2与稠油无法达到混相,因此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差别很大,特别是在热化学复合采油过程中,注入的CO2主要发挥隔热、降黏、增能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对稠油油藏注CO2驱替效果的影响,在稠...
关键词:稠油 二氧化碳 正交实验 影响因素 提高采收率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被引量:14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年第6期119-125,共7页邓宝康 李军建 高银山 王新星 郭愿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变形介质复杂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岩石流变学机理及动态模型”(51104119)。
注CO2吞吐是提高致密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研究吞吐过程中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提高CO2吞吐效果的关键。基于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7储层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注气压力下CO2吞吐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注气...
关键词:CO2吞吐 剩余油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 核磁共振 注气吞吐 孔隙直径 闷井时间 
采空区两巷同注CO2防灭火效果考察分析被引量:12
《煤矿安全》2020年第11期185-188,194,共5页杜斌 
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对采空区两巷同注CO2气体时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范围进行探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空区两巷同注CO2气体可以大幅度减小"氧化带"的范围,极大地提高了采空区惰化效果。最后,实测采空区两巷同...
关键词:采空区 CO2防灭火 氧化带 数值模拟 效果考察 
XG油田注CO2气膨胀实验研究被引量:1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年第9期115-117,共3页马庆 侯思伟 吕蓓 宋胜军 
注气(CO2)驱油技术可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也实现温室气体的补集与利用,在能源与环保上展现出双赢。XG油田为实现增效增产及温室气体埋存,开展了目标地层注CO2气膨胀实验,从实验以及后期实验数据拟合研究入手,分析在不同地层条件下CO...
关键词:膨胀实验 CO2 提高采收率 饱和压力 膨胀系数 
致密油藏注CO2增能效果及参数优化被引量:7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26期10751-10758,共8页张矿生 白晓虎 刘顺 陈强 李蕾 蔡明玉 范理尧 苏玉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6-001);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9T120616);“十三五”国家油气开发重大专项(2016ZX05046-004-007)。
为了研究致密油藏注CO 2增能效果,利用长庆油田陇东P区块致密砂岩岩心开展核磁共振实验、扫描电镜实验,分析CO 2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相态计算,分析CO 2注入对原油体积系数及饱和压力的改变。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方法...
关键词:致密油藏 注CO 2 提高采收率 地应力变化 注入参数优化 
注CO2过程中沥青质沉淀对低渗储层的伤害及对润湿性的影响被引量:4
《油田化学》2020年第3期536-541,共6页钱坤 杨胜来 黄飞 窦洪恩 王千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十三五课题:国内油气开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ZX05016-006)。
沥青质沉淀是注CO2提高采收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常导致储层孔喉堵塞和润湿性改变。利用岩心驱替实验并结合核磁共振技术,定量表征了不同CO2注入压力下沥青质沉淀对低渗透储层的伤害程度和引起的润湿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O2注入压...
关键词:二氧化碳(CO2) 沥青质 沉淀 核磁共振 渗透率 润湿性 
页岩气藏注CO2渗透率界限及开发参数优化被引量:6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25期10262-10267,共6页卫诗豪 段永刚 蒋天遥 李政澜 伍梓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7-006)。
根据页岩气井的现场生产情况,压裂水平井产量会迅速下降,注CO 2技术是改造储层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连续驱替与吞吐式注入作为注CO 2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两种常见方式,却在相同页岩气藏中驱替效果存在差异。为了对不同储层条件下注CO 2...
关键词:页岩气 CO2驱替 CO2吞吐 渗透率界限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