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

作品数:960被引量:76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孔祥军王锷陈洪杏井超程恭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經注疏合刻早期進程蠡測——以題名更易和内容構成爲中心被引量:1
《文史》2020年第2期59-104,共46页顧永新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儒家經典整理舆研究·《周易》經傳注疏定本(附校勘記)”(19JJD750001)階段性成果。
對於正經注疏合刻進程的循常認知是經注本和單疏本原本各自别行,至南宋先後有注疏合刻本——八行本、十行本出。事實上,注疏合刻的進程恐非如此簡單化。本文根據傳世版本實物及相關文獻著録,通過對八行本和十行本兩個系統的整合研究,尤...
关键词:正經注疏 注疏合刻本 八行本 十行本 
阮元《儀禮石經校勘記》平議被引量:3
《文史》2019年第3期129-146,共18页井超 
阮元《儀禮石經校勘記》四卷,專爲校刻《清石經》而作。校勘記共計二百八十六條,羅列各本異同,博求諸家之長,審慎按斷是非,體現了阮元的校勘水平和理念。彭元瑞撰《石經考文提要》,《儀禮》部分以《儀禮石經校勘記》爲藍本,擇善而從。...
关键词:阮元 儀禮石經校勘記 石經考文提要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 儀禮 
《尚書注疏》校議被引量:3
《文史》2017年第2期35-50,共16页杜澤遜 
本文爲校勘《尚書注疏》劄記之賡續,所校版本包括敦煌寫本、唐石經本、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刊經注本、宋刊纂圖互注本、宋刊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刻本、元刊明修十行本、明永樂刻本、明嘉靖李元陽刻本、明萬曆北監本、明崇禎毛...
关键词:尚书注疏 版本 校勘 
《文史》撰寫格式
《文史》2016年第3期256-256,共1页
一、來稿請用A4型紙單面打印。手寫稿請用16開横格稿紙書寫。注明來稿字數。二、來稿請使用標準繁體字。特殊情况必須保留的俗體字、異體字,請用鉛筆標於文稿行側。打印稿請用國標擴展字庫或Big5編碼,避免使用簡繁體轉换工具作簡單轉换。
关键词:横格 前空 文章名 十三經注疏 禮記 魏晋南北朝史 資治通鑑 回行 元狩 前上方 
《文史》撰寫格式
《文史》2016年第2期76-76,共1页
一、來稿請用A4型紙單面打印。手寫稿請用16開横格稿紙書寫。注明來稿字數。二、來稿請使用標準繁體字。特殊情况必須保留的俗體字、異體字,請用鉛筆標於文稿行側。打印稿請用國標擴展字庫或Big5編碼,避免使用簡繁體轉换工具作簡單轉换...
关键词:前空 横格 回行 文章名 論文 魏晋南北朝史 十三經注疏 資治通鑑 元狩 前上方 
《儀禮注疏》陳鳳梧本、汪文盛本補考被引量:5
《文史》2015年第2期277-288,共12页李開升 
《文史》二0一四年第一辑发表的廖明飞先生《〈仪礼〉注疏合刻考》一文,通过深入研究《仪礼注疏》的编纂过程,澄清了不少误说,得出陈凤梧本刻於嘉靖年间、汪文盛本当为翻刻陈本的可信结论。拜读之后,受益良多。惟再三研读之下,发...
关键词:注疏 仪礼 补考 《文史》 编纂过程 嘉靖年间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校刊始末考被引量:11
《文史》2014年第1期91-122,共32页張學謙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的校刊工作主要在乾隆四年至十一年间进行,其后又对《辽》《金》《元》三史进行改译并新编《三史国语解》,新辑出《旧五代史》,对《明史》进行修订,道光间又对《二十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版,整个过程延续近百年,...
关键词:武英殿 十三经注疏 二十四史 校刊始末 
《尚书注疏》汇校札记被引量:2
《文史》2014年第1期137-158,共22页杜澤遜 
本文为校勘《尚书注疏》各本之札记,包括宋刊单疏本、宋刊八行本、宋刊魏县尉宅本、蒙古刊平水本、宋刊纂图互注本、元刊明修十行本、明刊永乐本、李元阳本、万历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清刊殿本、阮元本等,分为四十八题,主要讨论各本...
关键词:尚书注疏 版本 校勘 避讳 
《仪礼》注疏合刻考被引量:11
《文史》2014年第1期185-207,共23页廖明飛 
国家留学基金;日本公益财团法人电通育英会的资助
诸经注疏合刻兴起于南宋前期,《尔雅》《孝经》注疏本刊于元代,《仪礼》较为特殊,注疏合刻迟至明代始由陈凤梧完成。明正德年间陈凤梧编校《仪礼》经注本十七卷,经注、释文文本来源于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参酌机复《仪礼图》、敖继公...
关键词:仪礼 仪礼注疏 朱子《仪礼经传通解》 陈凤梧 注疏合刻 
北宋经疏校勘管窥--以旧钞本《礼记疏》和八行本《礼记正义》的比较为中心
《文史》2013年第3期85-99,共15页華喆 
学者讨论经学,自然离不开唐人注疏。今天我们研读经疏,大多采用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俗称阮刻本。根据长泽规矩也的考察,阮刻本所据底本,多为所谓“正德十行本”。十行本系经、注、疏并附《释文》合刻本,原为南宋末年建...
关键词:《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 钞本 校勘 北宋 《释文》 刻本 学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