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传能

作品数:31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凤才李永庆李健王伟丽宋朋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中国科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赤峰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大连交通大学学报》《中国西部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N(X^2Π)分子系统碰撞诱导转动传能实验的理论解释(英文)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4年第3期424-430,共7页李健 鞠丽平 王伟丽 马凤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1274149);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20060347,2008290)
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对Λ分裂引起的CN(X2Π)与惰性气体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讨论了在洪德情况(a)2Π电子态下,微分干涉角.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以及影响干涉角的各...
关键词:碰撞量子干涉 转动能量转移 干涉角 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 
双原子分子激发态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模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年第2期254-256,共3页王伟丽 付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59;7097105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1470003);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20100471476);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2008T082)
物质波的干涉是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而产生的干涉现象.对于双原子分子单三重混合态转动传能过程具有波动特性,两个通道间存在量子干涉效应.基于玻恩近似的微扰理论,本文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给出了包含干涉相位角...
关键词:转动传能 量子干涉效应 干涉角 
碰撞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中微分干涉角的研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年第3期457-462,共6页杨鑫 王伟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59;7097105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1470003);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20100471476);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2008T082)
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静态池实验中发现,并且已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得到更多关于传能的准确信息,应利用分子束进行实验.本文基于一阶含时波恩近似,模拟了利用分子束实验进行量子干涉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此模型采用了Lennard-Jones...
关键词:量子干涉效应 碰撞伴 碰撞半径 速度 
NaH(b^3Π~A^1∑^+)-He碰撞系统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的研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年第3期463-468,共6页王伟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59;7097105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1470003);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20100471476);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2008T082)
为了进一步理解原子双原子系统碰撞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本文对NaH(b^3Π~A^1∑^+)-He碰撞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本文利用一阶含时波恩近似和L-J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系统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模型,通过本文理论可得...
关键词:量子干涉效应 积分干涉角 转动量子数 
转动传能中干涉相位角的时间特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年第2期291-294,共4页王伟丽 苗刚 付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59;7097105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1470003);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20100471476);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2008T082)
不同碰撞系统在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角度并不相同.而对干涉角的计算需采取最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势.从含时微扰的一级波恩近似出发,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进一步研究了CO单三混合态在和He做碰撞伴时其跃迁振幅和干涉相位角的...
关键词:跃迁振幅 相位角 混合态 碰撞时间 
单三重混合态的量子干涉效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256-259,共4页王伟丽 杨鑫 付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4059;7097105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801470003);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1476);辽宁省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2008T082)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分子碰撞转动传能中干涉通道间量子干涉效应的本质,采用量子力学的一级波恩近似、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单三重混合态Na2分子与Na(3s)的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理论模型,得到了计算干涉相位角的方法...
关键词:碰撞 混合态 转动传能 量子干涉效应 干涉角 碰撞参数 碰撞速度 碰撞半径 
关于量子干涉效应理论模型中近似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第36期21-22,共2页王伟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59;7097105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1470003);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20100471476);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2008T082)资助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相关信息,本文对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模型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分子的电子态传能研究中,Gelbart和Freed的‘gate-way’模型完全没有考虑两个跃迁通道之间的量子干涉效应。而Alexander的模型...
关键词:转动传能 量子干涉效应 近似条件 
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干涉角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王伟丽 苗刚 公衍梅 马凤才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2008290,20060347)
碰撞转动传能中存在量子干涉效应已经在静态池实验中被观测到,并且积分角也能被测量.利用分子束实验可得到转动传能更准确的信息,进而得到影响干涉角的的具体因素.文中利用一阶含时波恩近似和L-J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
关键词:量子干涉 积分干涉角 微分干涉角 温度 
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101-104,共4页王荣 牛英煜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912131)
利用adiabatically corrected sudden近似研究了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单-三重混合态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并计算了CO与HCl碰撞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相干效应.
关键词:adiabatically corrected sudden近似 转动传能 量子干涉 
单三重混合态Na_2(A^1∑~u^+,v=8~b^3Π_(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计算(英文)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第6期1421-1426,共6页倪艳清 李健 马凤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4040);省教育厅基金(20060347)
文章详细介绍了单三重混合态同核双原子分子Na2(A1∑u+,v=8~b3Π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且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势(一种是长程吸引相互作用势,另一种是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
关键词:转动传能 碰撞诱导量子干涉 干涉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