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业青年

作品数:579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韩勤英戴肃孙立平苏峰熊魁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北京市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杭州市待业青年的基本走势
《青年研究》1992年第10期26-28,共3页孙景淼 
一、待业青年的构成特点杭州市,35岁以下待业青年要占到待业者总数的85%以上。待业青年的基本来源,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学毕业后离校走向社会的青年,这是每年待业人员稳定增加的主要来源,也有少数从中等以上学校毕业后不服从统...
关键词:待业青年 杭州市 企事业单位 人员 构成特点 三个方面 主要来源 自谋职业 歇业 企业 
城区待业青年择业心态剖析——对衡阳市城区200名待业青年的调查
《青年研究》1992年第7期30-33,共4页黄江衡 周黎明 
就业,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和经济疲软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焦点。据湖南衡阳市劳动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全市每年平均待业青年人数保持在三万人以上,他们的言行举止紧...
关键词:待业青年 择业心态 调查对象 基本情况 就业机会 城区 人生观 社会关注 选择 抽样调查 
城镇青年职业观念的调查
《青年研究》1992年第4期23-25,共3页李勤 
1991年7-8月间,我们对江苏省如皋市、四川省绵阳市、湖南省桃江县、陕西省西安市及北京市的青年做了一次职业观念的调查。对象为该地区非农村户口的青年,年龄在14岁-30岁之间。问卷采用定层、分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按青年工人、青年干...
关键词:待业青年 自我价值 职业观念 职业态度 社会价值 职业理想 当代青年 青年就业 问卷分析 理想职业 
我国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青年研究》1991年第2期1-4,共4页杨宜勇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工作,特别是青年的培养、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经过41年的艰苦努力,中国青年的素质和成长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
关键词:青年人力资源 知识青年 中国青年 城镇 劳动就业 青年职工 农村经济 待业青年 乡镇企业 精神文明建设 
江苏省青年待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青年研究》1991年第2期5-7,40,共4页孟华 
在我国,待业指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没有得到就业安置的人员。在这部分人员中,年龄在16至25周岁的被特指为待业青年。青年是人生成长的特殊时期,尤其在16至25周岁阶段,已经历了相当时间专门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正面...
关键词:待业青年 待业问题 青年犯罪 就业高峰 社会经济发展 就业问题 文化程度 就业方针 江苏省 社会治安 
县镇女青年就业难问题
《青年研究》1990年第1期39-41,共3页陈少雄 
劳动制度的改革,活跃了劳动力市场,给企业自主用人和个人自愿选择职业创造了外部条件。随着改革的深化,城镇女青年就业逐步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矛盾。当前,县以下城镇女青年就业难问题就是新的矛盾之一...
关键词:青年就业 农村女青年 就业难 城镇 女性就业 待业青年 利益关系 纺织企业 选择职业 劳动力市场 
当代青年军官职业价值取向变化
《青年研究》1989年第12期20-24,共5页王岩 吴国志 
军人,特别是军官,多少年来一直是有志青年所崇尚的职业:军官们也都为自己能从事这一职业而倍感光荣和自豪,并投入身心为之奋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具有较强稳定性的职业价值取向正受到强烈的挑...
关键词:青年军官 职业价值取向 自我实现 部队 思想政治工作 军事技术 改革开放 待业青年 直接影响 新变化 
保山市发现6个青少年吸毒团伙
《青年研究》1989年第7期28-28,共1页
据1988年8月24日《<光明日报>情况反映》公安机关在云南省保山市发现6个青少年吸毒团伙,共计155人。他们大多是无职业、无固定收入的待业青年,年龄在16至35岁之间。据初步了解,毒源来自缅甸。
关键词:青少年吸毒 保山市 公安机关 云南省 团伙 待业青年 固定收入 发现 缅甸 职业 
青年公民服兵役的动机和动态
《青年研究》1988年第7期17-19,共3页
最近,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会同福建、安徽省军区青年工作干部,在1987年10、11两个月地方征兵期间,着重就青年公民应征参军的思想动态,在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市,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地区,江苏省南京、苏州市和上海市等12个区、县作了...
关键词:待业青年 服兵役 应征青年 六安地区 上海市 青年工作 征兵体检 沿海经济开发区 合肥市 思想动态 
城镇待业青年的“逆向就业”
《青年研究》1988年第7期41-44,共4页陈国华 彭长霖 
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劳动就业问题都是一根关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敏感神经。城镇待业青年的劳动就业问题,就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的一个重大问题。做好城镇待业青年的劳动就业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长期的艰巨...
关键词:待业青年 乡镇企业 就业难 城镇 逆向 劳动就业 大中城市 经济发达地区 生产与消费 青年就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