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水质

作品数:36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彩霞罗杰黄翔鹄李长玲夏民安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易新科技有限公司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汉川县农委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水产》《中国给水排水》《黑龙江水产》《山西水利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渔业致富指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零排放池塘健康养殖生态系统调节水质
《渔业致富指南》2017年第10期30-31,共2页葛彩霞 
"零排放池塘健康养殖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是以构建湿地作为复合系统中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有效调控的核心环节,并研究其净化效能。天然湿地是处于水陆交接的复杂生态系统,而人工湿地则是为净化水质而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系统,...
关键词:池塘水质 零排放 生态系统 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 去除污染物 净化机理 天然湿地 物理化学作用 填料床 
栽种水生植物调节水质
《渔业致富指南》2017年第8期29-31,共3页葛彩霞 
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其特点是水体面积小、深度浅、水交换量较低,而养殖密度又较高,且一般通过大量投饵来提高鱼产量。这样,鱼体排泄物和多余残饵的沉积与分解,往往会使池塘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浓度升高,透明...
关键词:池塘底泥 化学需氧量 养殖密度 鱼产量 交换量 水体面积 水体环境 溶解氧 有机物浓度 残饵 
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被引量:1
《渔业致富指南》2017年第6期57-59,共3页葛彩霞 
采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是符合当今渔业发展方向的生物防治方法。微生态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等,常见的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PBS)等菌株组成。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生态调节剂,治理养殖...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水质 有益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 反硝化菌 养殖水环境 微生物繁殖 防治方法 
开展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代替大量换水大批用药养殖模式试验
《渔业致富指南》2016年第20期53-55,共3页赵贤花 
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而引发的,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是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养殖水体 微生态制剂 模式试验 水产动物病害 水体生态环境 用药 换水 水质 
高温季节鱼塘如何调节水质
《渔业致富指南》2008年第16期37-38,共2页安丽莉 
夏季气温高,水质变化快,容易引起各种鱼病,科学控制水质及合理使用增氧机可以有效调节水质。
关键词:水质变化 高温季节 鱼塘 夏季气温 合理使用 科学控制 增氧机 鱼病 
“天辰渔肥”为什么能调节水质?
《渔业致富指南》2007年第11期60-60,共1页
天辰渔肥是根据水产养殖的需要,选择具有特定功能的多种有益微生物(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及氮、磷、钾等30多种水体必须的营养元素精制而成的水体营养剂。并不是水体过肥或没有鲢鳙鱼就不用施肥,施肥的主要目的是...
关键词:水质 有益微生物 微生态平衡 水产养殖 芽孢杆菌 粪链球菌 营养元素 自净作用 
调节水质的“三大措施”
《渔业致富指南》2005年第10期18-18,共1页黄正顺 
关键词:水质 物理调节法 生物调节法 化学调节法 
怎样合理调节水质
《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第18期54-54,共1页
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水体的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致使养殖鱼类容易生病甚至中毒死亡。
关键词:水产养殖动物 病害防治 水质调节 对症下药 使用方法 综合用药 
黄鳝安全度夏五要诀
《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第15期39-39,共1页王文彬 
黄鳝属底栖生活鱼类,比较怕热,其最适水温为25℃—30℃,因此,夏季5—9月是黄鳝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夏季天气炎热,并且变化无常,养殖池水易受污染,病害发生的机率比较大,极易造成大面积死亡或逃逸事故。因此,要想黄鳝在快速生长中安全度...
关键词:黄鳝 夏季 养殖管理 调节水质 池水水温 
精养鱼池怎样根据水色调节水质
《渔业致富指南》2002年第16期18-18,共1页李宝环 
由于鱼类生活在特殊的环境水体中,因此水质的好坏是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水质的好坏从两方面看:一方面通过常规的水质化验得知水质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另一方面通过水色看水质,由于精养的鱼池中的水总是呈现一定的颜色,我们可以根据水...
关键词:精养鱼池 水色 水质调节 黄褐色 黑绿色 红棕色 灰白色 翠绿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