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氮

作品数:214被引量:126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郭天财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2024年第4期9-19,共11页郝永会 靳海洋 闫雅倩 李向东 郑飞 岳俊芹 张德奇 方保停 杨程 程红建 李春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0803,2022YFD2300802);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31100110200);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HARS-22-01-G5);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项目(2023ZC00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4TD07)。
在长期秸秆还田且基施足量氮肥(150 kg/hm^(2))条件下研究拔节期不同追氮量[0 kg/hm^(2)(N150)、37.5 kg/hm^(2)(N150+37.5)、75 kg/hm^(2)(N150+75)、112.5 kg/hm^(2)(N150+112.5)和150 kg/hm^(2)(N150+150)]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地上部...
关键词:冬小麦 秸秆还田 追氮量 产量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不同追氮模式对直播稻根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河南农业科学》2021年第8期18-25,共8页付景 王亚 杨文博 尹海庆 王越涛 白涛 王付华 王生轩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21ZC08,2020ZC07);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2012-04)。
以常规粳型旱稻品种郑旱9号和郑旱10号为材料,在总施氮量270 kg/hm2条件下,设置3种追氮模式,基蘖肥∶促花肥∶保花肥分别为6∶4∶0(T1)、6∶2∶2(T2)、6∶0∶4(T3),以施用等量基蘖肥、生长中后期不施氮处理(T0)作为对照,研究生长中后期...
关键词:直播稻 追氮模式 根系生理性状 产量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百农矮抗58花后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第6期13-15,共3页杨文平 郜庆炉 茹振钢 左红娟 杨亚松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81100110200);河南科技学院高学历人才基金(2008008)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百农矮抗58开花后旗叶衰老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身期与拔节期追施氮肥可明显提高光合速率,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并使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保持较高活性,丙二醛(MDA)含...
关键词:追氮时期 冬小麦 旗叶 衰老 
追氮时期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第11期19-20,共2页毛凤梧 赵会杰 段藏禄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990 4 0 1190 0 )
研究结果表明 ,追氮时期和方法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明显调节效应 ,在相同的施氮量条件下 ,推迟追肥时期和灌浆期喷施氮素可以增强生育后期的氮素代谢转化能力 。
关键词:小麦 追氮时期 产量 品质 
豫麦42号适宜播期、密度、追氮量的研究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1999年第8期10-11,共2页李玉兰 孟丽娟 赵霞 郝素华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减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为此,进行了豫麦42号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从中选出最优栽培组合,探讨高产栽培途径,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供试小麦...
关键词:小麦 豫麦42号 播期 密度 追氮量 品种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