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编码

作品数:213被引量:26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倪屹裴京杨讯戴博刘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在D2D中继通信中的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55-60,共6页赵夙 陈正文 邵世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3291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3003011-00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YX002001)资助项目
在蜂窝网络中引入终端直通(D2D)技术,能有效提升系统频谱效率。文中在研究了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策略与数据链路层自动请求重传(ARQ)技术相结合的跨层设计理论基础上,提出了D2D中继通信场景下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方案。仿...
关键词:终端直通技术 跨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编码 自动请求重传 
联合AMC,ARQ与包分割的通信系统队列分析与跨层优化被引量: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第11期2522-2530,共9页左勇 潘科 刘学勇 陈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320300)资助课题
针对联合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与包分割传输3种机制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ARQ多帧动态周期反馈机制,并建立了分析此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得到了包平均时延...
关键词:通信技术 马尔可夫链 自适应调制编码 自动重传请求 包分割 
WiMAX中基于跨层设计的SNR阈值区间可变式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被引量:1
《China Communications》2010年第2期153-159,共7页陈婷 李建东 李长乐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07251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09CB320404);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IRT0852);国家863计划课题(2007AA012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72048,60972047,60702057);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B08038);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7103);西电基研费资助项目(JY1000901031);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ISN01080301).
IEEE 802.16标准在物理层定义了多种可选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并可采用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网络的信噪比阈值区间可变式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其自适应调制一编码模式不仅取...
关键词: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 跨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编码 误包率 
自适应TDD MIMO-OFDM系统中一种补偿干扰不对称的改进方法
《通信学报》2009年第4期106-112,共7页曾端阳 宋荣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572130);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200809);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点资助项目(08KJD510001);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80293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CB310607)~~
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由于信道的对称性,发射端无需通过反馈即能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并可以用来显著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但是,上下行的干扰结构根本不相关。如果上下行干扰差别很大,利用反向测量决定的调制编码参...
关键词:时分双工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自适应调制编码 混合自动重发请求 闭环反馈 
光存储系统中的游程长度受限编码
《光学技术》2006年第3期323-326,329,共5页胡华 徐端颐 胡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G1999033003)
游程长度受限编码广泛应用于光(磁)存储系统中,通过将用户数据转换为符合特定信道约束的码元序列,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与可靠性。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游程长度受限编码的基本理论,从原理上分析了有限状态编码器与滑块分组译码器模型,并...
关键词:光存储 调制编码 游程长度受限编码 
体全息数据存储系统
《航空计算技术》2003年第4期104-108,共5页胡迪青 谢长生 
国家"97 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G1 9990 3 3 0 0 6 )
体全息存储具有大的存储密度、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快的读出时间等优点。虽然其基本原理早在50多年前已经被提出,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产品出现。本文首先分析了限制体全息存储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然后,对体全息存储的几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体全息数据存储系统 存储密度 数据传输速率 读出时间 调制编码 
8:12平衡调制码的设计与实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年第4期733-736,共4页刘继斌 谢长生 裴先登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编号G1999033006)资助.
在全息存储器中,数据页面通常要求是平衡的.即数据“0”和“1”的个数是相同的.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采用平衡调制编码技术.根据这种要求,本文给出了一种8:12平衡调制码的编码原理和方法,该码字间的码距为4,因而具有纠错功能....
关键词:8:12平衡调制码 设计 全息存储器 调制编码 平衡码 计算机 
体全息存储系统中新调制编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第4期384-385,共2页贾克斌 敦书波 杨大鹏 陶世荃 吴会丛 
国家973计划(G19990330)
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噪声特点决定了必然要引入纠错编码和调制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新的编码结构的改进调制码:调制-阵列码;同时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软判决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调制码探测、软判决,阵列码纠错和Turbo码译码原理,...
关键词:体全息存储系统 调制编码 调制码 阵列码 TURBO码 迭代译码 误码率 
数字全息存储器的研究及进展被引量:1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第8期897-901,共5页谢长生 刘继斌 裴先登 吴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 G19990 3 3 0 0 6)
本文首先给出了当今存储技术的特点 .然后对当前正在研究的全息数据存储技术基本原理做了简要介绍 .从记录材料和数据调制编码的角度描述了全息存储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同时也给出了对全息存储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 .
关键词:数字全息存储器 调制编码 数据复用 计算机 数据存储 数据寻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