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

作品数:2096被引量:4227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锐王伟赵智聪张玉钧徐吉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园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自然保护地用途管制的现状特征、问题与建议
《中国园林》2024年第12期6-14,共9页李可心 庄优波 宋松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GL178)。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明晰中国自然保护地用途管制的现状特征、问题,并探究其系统性、框架性的完善对策。将现行用途管制规定概括为“顶层设计”“传导衔接”“管制规则”“实施监管”四方面。经发掘提出当前存在的...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 规划 
试析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中国化的关键议题
《中国园林》2024年第10期6-11,共6页王应临 洪传博 薛镒涵 任天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1304600)。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和仅凭保护地难以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的“3030”目标的背景下,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作为一种新的就地保护工具在国际上逐步得到重视。中国已开展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
关键词:风景园林 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地 识别与评价 
景观保护的生态成效评估: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
《中国园林》2024年第10期12-18,共7页钟乐 许欢 刘开意 王上 孙乔昀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662024YLPY005,2662020YLQD00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11085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2YYS09);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20220809195202001)。
大尺度景观保护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举措,但其保护成效究竟如何,还未得到充分验证,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为验证其成效提供了良好契机。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案例,以景观破碎化综合指数为评估指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建构反...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景观格局 匹配 反事实 绩效 
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管理公平性测度及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1
《中国园林》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张引 陈秋瑾 张雨琦 杜春兰 
重庆英才计划项目(省部级社会科学项目)“巴蜀走廊景观资源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编号2022YC026);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公平性视角下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绩效评估及调控机制研究”(编号2023CDJXY-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管理公平性的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研究”(编号2021M700574);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空间正义视角下国家公园社区管理公平性测度及规划调控研究”(编号52108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路径”(编号72241413)共同资助。
社区管理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国家公园社区管理中存在显著的公平性问题,但对此理论认识、定量分析和调控对策不足。基于农户公平感知视角,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相...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社区治理 公平感知 规划调控 
一种基于多维度生态评估的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方法——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为例
《中国园林》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李业涵 刘楠 吴雪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19717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YFD1100401)共同资助。
科学准确划定自然保护地边界是设立保护地及制定和实施保护管理措施的首要前提,厘清自然保护地边界是在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双保护为目标,基于In VEST和SWAT模型综合评估生态系统服务...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边界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评估 保护成本 生态效益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暗夜公园建设选址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
《中国园林》2023年第12期120-126,共7页陈佳炜 徐瑾 查飞云 王墨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暗夜公园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编号2022A1515110527)和“生态景观及资源的测评、调控与仿真评估”(编号PT252022023)共同资助
快速城市化引起的光污染使得黑暗的夜空逐渐稀缺。暗夜公园作为暗夜保护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优越本底环境的自然保护地是暗夜公园建设选址的重要备选对象。根据国际暗夜协会对暗夜公园的认证要求,初步筛选...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暗夜保护 暗夜公园 适宜性评价 
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
《中国园林》2023年第12期14-20,共7页杜文武 眭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景观梯度结构效应与协同机制”(编号52278078)资助。
人类活动超载、土地破坏性利用在自然保护地毗邻区普遍存在,是自然保护地栖息地丧失与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口众多,保护发展“兼用”属性明显,治理成本高,管控难度大。且自然保...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毗邻区 人类活动影响 空间治理 可持续发展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空间关联分析被引量:3
《中国园林》2023年第12期21-27,共7页廖凌云 鲁贝 曹越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2J01613);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编号20223080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编号72241410)共同资助。
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统筹周边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缺少有关国家公园周边区域生境质量变化及其与景观格局破碎化关系的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县市为研究区域,基于InVEST模型和Fragstats分析近40年(1...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区域规划 景观破碎化 生境退化 
武汉都市圈核心区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网络结构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园林》2023年第12期33-39,共7页张婧雅 邹文昊 钟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公园边界地带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滞后性影响及优化调控模式”(编号32371946)资助。
自然游憩是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识别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是依托多处自然保护地组织自然游憩的前提,但目前相关研究较欠缺。选取武汉都市圈核心区60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自...
关键词: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生态旅游 游憩流 都市圈 风景名胜区 
气候连通性:概念辨析、研究方法与提升路径被引量:1
《中国园林》2023年第7期14-20,共7页王沛 赵智聪 王小珊 杨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978365)资助。
为适应气候变化,大量物种需要转移其活动范围,而物种能否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取决于气候连通性是否良好。如何保护并提升连通性以促进物种在气候变化下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所需应对的重要问题。近年...
关键词:风景园林 连通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气候变化 生态廊道 气候适应规划 自然保护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