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复叠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陈光明何一坚孟祥锋钟永芳房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制冷学报》《制冷》《工程热物理学报》《太阳能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浙江大学新型制冷循环系统问世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年第5期83-83,共1页
由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陈光明教授主持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项目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果由显示,该项新成果利用余热吸收,实现了-50~C以下制冷温度,此属于国内首创,在低温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
关键词:制冷循环系统 浙江大学 科技成果鉴定 吸收制冷循环 吸收式制冷循环 国际领先水平 自行复叠 鉴定结果 
以R32+R134a/DMF作为工质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分析被引量:3
《制冷学报》2006年第4期31-36,共6页陈光明 房杉 孟祥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6054)
建立了自行复叠吸收制冷(ACAR)循环的数学物理模型,以R32+R134a/DMF作为工质,对循环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制冷剂成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及吸收温度等的变化对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热工学 自行复叠 吸收制冷 性能分析 
余热驱动吸收制冷实现-50℃以下制冷温度
《供热制冷》2006年第8期25-25,共1页罗增润 
关键词:吸收制冷循环 制冷温度 自行复叠 余热驱动 实现 最低温度 吸收式制冷循环 理论与实验研究 国内首创 成果利用 
深度冷冻吸收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低温工程》2005年第6期28-32,共5页陈光明 房杉 孟祥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6054)资助
针对ACAR循环,设计建立了该循环的实验台,以R32+R134a/DMF作为工质,对不同配比的R32与R134a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了循环的制冷温度以及相关参数数据。实验结果表明ACAR循环能够在发生温度不高的情况下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在利用低品位...
关键词:自行复叠 吸收制冷 实验研究 冷冻 
自行复叠制冷方式发展现状被引量:7
《制冷》2004年第4期25-28,共4页常琳 程有凯 
本文回顾了自行复叠制冷方式发展的历史 ,介绍了它的原理和特点 ,并将其与单级压缩 ,双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作了比较。同时讲述了自行复叠制冷方式的研究概况 ,简略指出了这些制冷流程中的一些缺点 ,最后提出了自行复叠制冷系统设计中要...
关键词:自行复叠制冷 混合制冷剂 流程 
吸收制冷循环极限制冷温度研究被引量:4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第6期917-920,共4页何一坚 陈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276054)
提出了吸收制冷循环的极限制冷温度概念,以自行复叠吸收制冷(ACAR)循环为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极限制冷温度和COP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制冷剂的配比是影响ACAR循环极限制冷温度等性能的关键因索,为此计算得到了理沦最佳制冷剂...
关键词:吸收制冷 自行复叠 深度冷冻 
用于深度冷冻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理论研究被引量:8
《太阳能学报》2002年第6期786-790,共5页钟永芳 陈光明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技司 (2 0 0 0 )679号】
提出了一种可利用热能获得深度冷冻的吸收制冷循环 ,通过对新循环与传统吸收制冷循环最低制冷温度的比较 ,证明新循环能取得比传统吸收式制冷低得多的蒸发温度。对新循环的不同工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
关键词:深度冷冻 自行复叠 吸收制冷 热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