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盆地

作品数:269被引量:4958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庞雄奇金之钧何登发赵文智汤良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的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研究进展被引量:8
《地球科学》2023年第6期2039-2066,共28页陈红汉 
国家科技部“973”课题(No.2012CB214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730421);面上项目(Nos.42072176,4227216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04⁃001).
在系统回顾走滑断裂研究历史、形成机制和基本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国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概括起来包括:(1)走滑断裂应力和生长机制决定了走滑断裂体系和构造样式具有“平面分区、走向分...
关键词:板块走滑断裂 克拉通叠合盆地 深层-超深层 断控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石油地质.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含铀盆地类型划分被引量:16
《地质学报》2019年第7期1571-1587,共17页金若时 程银行 王少轶 李效广 张天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5CB4530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C0604200);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编号IGCP675);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813)资助成果
含铀盆地类型划分是铀矿勘查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北方系列陆相盆地尚未开展过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近年来,独具特色的砂岩型铀矿床跌宕成矿理论、"红-黑"岩系耦合沉积控矿、盆内隆缘控矿等新认识的提出,得益于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床的...
关键词:中新生代 含铀岩系 含铀盆地类型 复合盆地 叠合盆地 构造岩浆岩带内部盆地 
构造枢纽带的确定、类型划分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18年第3期827-834,共8页云金表 金之钧 宁飞 刘士林 罗吉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No.XDA140104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5005001-001);中石化科技部项目(No.P150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215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2CB412800)
中国中西部发育大量的叠合盆地,中深层纵向上形成了隆起、凹陷、正向叠加(古隆起)、负向叠加(凹陷或洼陷)、跷跷板式等叠加样式.它们对于油气的富集与保存有着不同的作用.跷跷板式叠加作用是盆地边缘最为常见的叠加样式.分析表明,在盆...
关键词:叠合盆地 跷跷板运动 构造枢纽带 范围含油气性 石油地质 
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过程和特征——以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例被引量:20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257-285,共29页孙玮 刘树根 宋金民 邓宾 王国芝 吴娟 焦堃 李金玺 叶玥豪 李智武 李泽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5003-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214805)
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埃迪卡拉系)灯影组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油气产层,勘探历史超过50年。其有效烃源岩主要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储集层主要为灯影组微生物白云岩与受桐湾运动影响形成的风化壳储集层,直接盖层为筇竹寺组泥岩;生储盖组合从...
关键词:叠合盆地 埃迪卡拉系 灯影组 古老深层 碳酸盐岩 成藏过程 
四川海相克拉通盆地显生宙演化阶段及其特征被引量:47
《岩石学报》2017年第4期1058-1072,共15页刘树根 孙玮 钟勇 邓宾 宋金民 冉波 罗志立 韩克猷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123031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21000150009);国家"973"项目(2012CB214805)联合资助
四川叠合盆地是在四川海相克拉通盆地基础上形成的。本文利用最新的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其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四川海相克拉通盆地在显生宙的演化阶段及其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四川海相克拉通盆地显生宙演化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晚震旦...
关键词:克拉通 碳酸盐岩 演化 叠合盆地 油气 四川盆地 
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探讨被引量:27
《中国石油勘探》2016年第1期15-27,共13页刘树根 孙玮 钟勇 田艳红 吴娟 王国芝 宋金民 邓宾 冉波 李智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上扬子地区构造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多期成藏"(2012CB214805)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方法,以叠合盆地构造多阶段演化和油气多期成藏过程为主线,揭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在(曾)深埋和长(多)期构造差异性作用下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研究提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形成...
关键词:叠合盆地 深层 碳酸盐岩 海相油气 形成 分布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多元油气生成机制与相态转化
《中国科技成果》2015年第21期19-20,共2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11CB201102).
本课题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前陆坳陷为典型研究区,在典型井和典型碳酸盐岩和泥质烃源岩地质和地球化学精细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运用地球化学实验模拟理论和技术,并结合数值模拟,从微观上揭示深层油气生成的化学动力学机制,分析深部...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相态特征 深部油气 油气生成 叠合盆地 中国西部 油气资源分布 塔里木盆地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有效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制与分布预测
《中国科技成果》2015年第21期21-21,25,共2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11CB201103).
该课题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区为重点)奥陶一寒武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围绕总项目需要解决的三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即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有效储层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开展研究。突出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是:深部多类孔隙介质发...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 叠合盆地 中国西部 深部 分布预测 机制 塔里木盆地 发育模式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有效碎屑岩储层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中国科技成果》2015年第21期22-23,共2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11CB201104).
课题围绕总项目确定的“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有效储层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这一科学问题,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库车前陆区以及准噶尔盆地玛湖区为研究重点,开展了碎屑岩有效储层形成机理与控制因素及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研究,揭...
关键词:碎屑岩储层 叠合盆地 中国西部 发育模式 成因机制 深部 有效储层 物理研究方法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中国科技成果》2015年第21期14-16,共3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201100).
中国西部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西部叠合盆地剩余油气资源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勘探潜力巨大。西部盆地埋深超过4500米的深部油气资源占到了总资源量的79%左右,近十年来发现的油气储量增长了近4倍,2009年塔里木盆地深部增加的储...
关键词:深部油气 中国西部 叠合盆地 富集规律 成藏机制 油气资源潜力 油气资源量 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