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增宽

作品数:25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浩王冲刘彦国周足力李剑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临床肺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基层医药》《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纵隔增宽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疗中的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年第9期1584-1585,共2页韩珊珊 赵惠敏 杨桂云 田莹 
主动脉夹层作为心血管外科最凶险的一种疾病,死亡率高到50%以上[1,2],诊断主要根据主动脉血管造影确诊,但是因导致胸痛疾病众多,并非所有医生都会首先考虑主动脉夹层的初步诊断。而针对部分肾功能损伤患者,考虑到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部...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纵隔增宽 诊疗 动脉血管造影 初步诊断 无创检查 心血管外科 夹层动脉瘤 
腹腔镜修补胸骨旁裂孔疝合并食管裂孔疝1例被引量:4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6年第2期123-123,128,共2页李浩 周足力 李剑锋 王俊 刘彦国 王冲 
患者女,73岁。反酸、烧心20余年,胸痛伴活动后气短l天。查体:胸部可闻及肠呜音。x线胸片示:下纵隔增宽,心影内可见气液平面(图1)。胸部CT示:左后纵隔可见囊状混杂密度影,境界清,其内可见脂肪、肠管;右侧心膈角区可见团片样...
关键词:胸骨旁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 腹腔镜修补 混杂密度 胸部CT 脂肪密度 x线胸片示 纵隔增宽 
胸腺Rosai—Dorfman病一例被引量:1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年第11期813-814,共2页王建 刘勇 
患者男,30岁。因体检X线检查显示“纵隔增宽,前纵隔肿物影像”,门诊以“纵隔占位性病变,考虑胸腺瘤”于2015年1月收入件院。平素体健,偶有疲劳、胸前部轻微不适症状,
关键词:胸腺瘤 纵隔占位性病变 纵隔增宽 X线检查 纵隔肿物 不适症状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3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年第8期1229-1230,共2页尹永芳 张在人 李艳英 
患者男, 20岁,体检发现左侧纵隔增宽,无症状,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查体:左肺尖叩诊呈实音,听诊左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X线胸片检查:左上纵隔软组织块影,形态不规则. CT平扫:左上纵隔见巨大软组织肿物,大小为13 cm×10...
关键词:纵隔海绵状血管瘤 软组织肿物 动态增强扫描 无名静脉 浅表淋巴结 软组织块影 CT值 纵隔增宽 
猫抓病侵犯纵隔、肺部CT表现1例
《中国基层医药》2010年第11期1584-1584,共1页朱国方 
患者,女,30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颈肩部肿痛伴午后低热,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后效果欠佳入住本院.查体:左颈肩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中,边界清,表面光滑,固定,最大如鹌鹑蛋大小,轻压痛;午后体温为37.8~38.4℃.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纵隔增宽 猫抓病 CT表现 颈部淋巴结肿大 侵犯 肺部 经淋巴结活检 午后低热 
经胸骨上段劈开小切口径路行纵隔脂肪瘤切除术一例被引量:1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年第6期429-429,共1页梁红 杨庆生 李接兴 
关键词:纵隔增宽 胸骨上段劈开 脂肪瘤 瘤切除术 小切口 径路 食管上段 X线片检查 
移植物开窗腔内隔绝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一例被引量:2
《中华外科杂志》2007年第19期1349-1349,共1页袁良喜 冯翔 景在平 
患者男性,75岁,体检胸片发现纵隔增宽,疑为主动脉瘤。于2006年10月17FI入院后主动脉MRA检查提示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位于弓部小弯前侧,大小约5.5cm×5.0cm,头臂于动脉与左侧颈总动脉共干,共干开口呈椭圆形,大小约2.0cm×1.8c...
关键词:主动脉弓部动脉瘤 移植物开窗 腔内隔绝 治疗 主动脉瘤 MRA检查 纵隔增宽 颈总动脉 
上纵隔增宽的弧形阴影X线诊断
《航空航天医药》2006年第4期252-252,共1页蔺田芳 武春鸿 滕文 
关键词:纵隔增宽 X线诊断 阴影 弧形 放射科医师 胸骨柄 常规检查 椎间隙 
表现为发热、心包积液的主动脉夹层一例被引量:1
《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第6期505-506,共2页吴东 刘晓清 盛瑞媛 张恒 任华 
关键词:大量心包积液 主动脉夹层 发热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甲状腺功能正常 高血压病史 纵隔增宽 X线胸片 升主动脉 心脏彩超 
右胸膜腔恶性黑色素瘤1例
《广东医学》2006年第10期1585-1585,共1页王卓才 黄小让 罗宏彪 赖日权 张伟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胸膜腔 胸部CT扫描 纵隔增宽 刺激性咳嗽 浅表淋巴结 X线胸片示 右侧胸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