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

作品数:242被引量:42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庞军李艳红唐宏亮甘炜严洁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针灸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悬钟穴定位及经属之源流考辨
《上海针灸杂志》2024年第10期1160-1164,共5页王宇 李艳梅 陈少宗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20ZD17)。
悬钟穴作为临床常用穴之一,长期以来针灸学界将其与绝骨等同,并归入足少阳胆经。该文通过查阅古今主要针灸文献中悬钟的定位和主治,分析其源头与演变,并阐述悬钟穴正确定位及主治,认为现代针灸学中的悬钟与古籍所载“悬钟”出现名实分...
关键词: 悬钟 经络 足少阳胆经 腧穴 综述 穴位考证 
针刺足少阳结合阴跷脉穴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观察被引量:12
《上海针灸杂志》2016年第12期1426-1428,共3页门会娟 潘永清 
目的观察针刺足少阳结合阴跷脉穴治疗中风后遗症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针刺足少阳经之阳陵泉、足临泣穴,结合阴跷脉之照海穴,对照组选用常规穴位进行针刺,每日...
关键词:针刺 胆经 阴跷脉 中风后遗症 足内翻 
从足少阳胆经论偏头痛的针灸治疗被引量:26
《上海针灸杂志》2012年第8期615-617,共3页彭玉琳 张虹 赵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0901900);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2-E-038)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头痛,头痛部位有手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足厥阴经、督脉、跷脉等经脉循行,而以少阳经脉分布范围最广。针刺治疗偏头痛有确切疗效,取穴以足少阳胆经腧穴使用频次最高。除了头痛处局部取穴这个原则外,作者认为取足少...
关键词:偏头痛 针刺 足少阳胆经 综述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腿痛13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第S1期41-41,共1页许成祖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属中医“痹证”范畴。笔者自1990~1995年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腿痛130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130例中,男性74例,女性5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9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天。其中坐骨神经痛58例,臀上皮神...
关键词:推拿治疗 腰腿痛 针灸 臀上皮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痛 足太阳 足少阳胆经 配合 足阳明胃经 腰阳关穴 
电针不同穴组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第S1期158-158,共1页张涛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中常遇到的病种之一,在针灸循经取穴上众说不一,一般都取足少阳胆经的穴位,笔者在近几年临床实践中,对未涉及根性病变者,采用取足太阳膀胱经穴治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系门诊收治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 足少阳胆经 电针治疗仪 足太阳膀胱经 下肢痛 循经取穴 穴位 临床实践 针灸 青壮年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03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第S1期159-160,共2页张晓娟 
我科自1992年以来对103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03例中,男67例,女36例;急性80例,慢性23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78岁,其中大部分年龄在30~55岁之间;病程最短1星期,最长7年。治疗方...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 穴位注射治疗 电针 临床观察 足少阳胆经 辨证取穴 阳陵泉 治疗方法 配合 急性 
头十五针治疗脑血管病之失语证12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第S1期98-100,共3页李瑞 
头十五针是指位于头部的15个腧穴的总称,它包括督脉的单穴上星、前顶、百会、后顶、风府5穴,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的双穴五处、承光、通天、络却4穴8针以及足少阳胆经的双侧风池穴,合计为3条经脉10穴15针,固命名为头十五针。此15穴作为...
关键词:脑血管病 失语证 治疗作用 足太阳 中风病 足少阳胆经 百会 意识障碍 督脉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