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骚宗汉

作品数:15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结王以宪李新宇何易展杨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代“大一统”观念与地理赋新变
《文艺评论》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王琦 张建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元代雅俗文学关系与文体互参研究”(项目编号:23BZW065)阶段性成果。
元代混一南北,开拓塞外,将地理一统塑造成“正统论”前提,地理观念影响文学书写,重塑元代文风与气象。地理赋作为元代国家科举重要赋题,清晰地展现出元代文化政策对南北文风的统合,反映出大一统时代赋学气象。元代“祖骚宗汉”赋学实践...
关键词:地理赋 文学地理 “大一统”观念 元代赋学 祖骚宗汉 
宋代文赋的对答新变与“祖骚宗汉”说的生成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王子涵 
宋代文赋及其对答形式的仿汉新变是祝尧“祖骚宗汉”说得以生成的关键环节。对答形式盛行于楚辞、汉赋而式微于六朝俳赋及唐宋律赋,欧阳修、苏轼的文赋则通过多用“主客问答”使对答形式重获生机。文赋作家为与特重声律的律赋对抗,在创...
关键词:祝尧 宋代文赋 汉赋 对答形式 祖骚宗汉 
对几个赋论范畴的历史思考被引量:1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年第2期61-73,共13页许结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9)阶段性成果;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辞赋与图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6AZW008)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赋论由汉朝肇端,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以迄元明清,大体经历了由赋用论到赋体论、赋法论的变迁,就赋体论而言,又经历了明体、破体、辨体、尊体的批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赋论范畴,倘择其要,例如"丽则""体物""六义入...
关键词:祖骚宗汉 经学思维 扬雄赋 扬子云 丽以则 历史思考 
祝尧《古赋辩体》的文赋观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2
《殷都学刊》2016年第3期69-73,共5页曹栓姐 徐礼节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08sk374):苏轼兄弟与苏门四学士辞赋研究
祝尧在《古赋辩体》中指出,唐末宋初的赋家为矫正律赋之弊,学习楚辞和汉赋中问答体作品的散文化句式和议论手法,开创了一种新赋体——文赋。但文赋未能祖述兼有六义之骚,亦未能宗法"丽以则"之汉赋,更未能做到情、辞、理的统一,已失赋之...
关键词:文赋 祖骚宗汉 情辞理的统一 
论李白辞赋的“祖骚宗汉”倾向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183-191,共9页何易展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清代汉赋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M55229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项目编号:10@ZH005);2015年度子项目<巴蜀辞赋集成>(项目编号:BSQS2015Y02)的阶段性成果
李白辞赋今存八篇。受当时赋风、时风及李白个性气质的影响,其赋作具有较强的个性抒情特色。其赋不但鉴借楚骚之精神,亦兼承楚骚汉赋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在句式、章法、用典、使事等方面,皆"祖骚而宗汉"。虽元代祝尧称其辞赋"终六朝赋耳"...
关键词:李白 以赋体道 祖骚宗汉 儒道精神 
元明辨体思潮与赋学批评被引量:5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7期118-127,共10页许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73)
元明时代出现的以赋学为引领的大量文学辨体论著,其内涵的赋学批评文献,以其丰富性与自觉性,昭示了这一时期赋学批评继汉晋以后开辟新纪的理论建树。这种文学辨体思潮与赋学复古的契合,呈示出一种特有的应用困境与理论新域,而以群体言...
关键词:元明辨体 赋学复古 祖骚宗汉 文学史观 
论明代祖骚宗汉的辞赋复古思潮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8-43,共6页郭丽平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研究项目(JA11235S)
从明初至明代中叶,以吴讷、徐师曾、李东阳和明代七子派为代表的复古派掀起了一场祖骚宗汉的辞赋复古思潮。复古派以古赋为艺术标准,确立屈骚、相如赋艺术典范的地位,强调学习古赋创作的文学修养和构思方式。复古派创作秉承屈骚汉赋的...
关键词:明代 复古派 辞赋思潮 祖骚宗汉 
论初唐四杰赋之“祖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63-170,共8页何易展 
《楚辞》的艺术精髓可谓主要表现于其丰富的想象和特殊的"兮"字句式的运用,"兮"字语用功能的丰富性使楚辞语言的表现极具情感表现力,故常为后人所取法。综观屈宋之后,效其法者众多,但句式基本趋于单一,缺少灵动变化。故自朱子以降,多遭...
关键词:初唐四杰 楚辞  “祖骚宗汉” 
从“诗赋”到“骚赋”——赋论传统之传法定祖新说被引量: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3-120,共8页许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辞赋理论通史>(编号:09BZW073)成果
文学史上"诗骚"传统与"辞赋"范畴,作为共识而被人们接受,其中内涵对经典的树立以及由此形成的迷障,却鲜有提及,与此相关而呈示于赋域的"诗赋"与"骚赋"两大传统,也因为属于常见的批评范畴,没有得到系统地梳理与清晰地展现。而在赋学批评...
关键词:诗赋 骚赋 传法定祖 祖骚宗汉 
论元赋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被引量: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117-123,141,共8页李新宇 
山西省教育厅"元赋研究"(2007214)
元赋"祖骚宗汉"的创作指导思想、"变律为古"考赋制度的改革,对于重建辞赋经典具有重要意义。于承上而言,元代辞赋发展起到弃律纠文、维护赋体的作用,使辞赋又一次获得生存的艺术土壤。从元赋发展自身体察,其对王权话语的特殊强调乃是当...
关键词:元赋 科举 祖骚宗汉 变律为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