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模型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李韩芬台德鑫许建真陈佩佩项晓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计算机应用研究》《广西物理》《软件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一种风车形状层次结构的WSN组播模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2年第12期145-148,共4页许建真 李韩芬 李方菊 
提出一种面向特定区域的高效节能的风车形状层次结构WSN组播模型(HWSM),该模型首先构建层次化风车环状结构,在每个环中选举出一个首节点,构成风车"轴心",同时选举出来的各个首节点构成上一级风车环状结构.环内节点采用组播方式进行数据...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风车形状 分层结构 节能 
基于节点性能的分层组播模型被引量:1
《电子技术(上海)》2012年第10期14-18,共5页王雷 文泽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不同性能的移动终端的普及,基于传统的Internet网络设计的应用层组播模型不再适用于新的移动互联网环境。通过对现有的分层分簇组播模型Nice和Zigzag的分析,本文对Zigzag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应用层组播 组播模型 ZIGZAG 
HIP组播路由机制研究与实现
《微型机与应用》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李立朝 朱学永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0412055)
通过对HIP(Host Identity Protocol)协议和HIP组播模型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HIP组播路由机制。新机制不改变HIP组播模型中对组播树的创建和维护方式,引入组地址变量进行路由转发,降低了原模型中路由处理的复杂度。使用Linux平台模拟...
关键词:主机标识协议 HIP组播模型 组播路由机制 
一种基于虚拟P2SP的应用层混合组播模型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第1期230-233,共4页许建真 台德鑫 郭丽 
为了提高应用层组播数据分发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P2SP(peertoserver&peer)架构的应用层混合组播模型VPHM。该模型构建了一个四层的数据分发结构,从上至下为服务节点层、超级节点层、虚拟服务层和peer节点层。上三层组成组播域,保...
关键词:应用层组播 混合组播 P2SP 数据分发 
基于应用层主动网络的组播模型
《计算机工程》2009年第11期98-100,共3页孔华锋 鲁宏伟 赵贻竹 
分析传统应用层组播模型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应用层主动网络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应用层组播模型。在网络边缘部署主动式超级节点、普通节点和主动式备用节点,在广域网中生成组播共享树,在局域网上构造多维Mesh,依靠组播共享树与多维Mesh进...
关键词:组播模型 应用层组播 应用层主动网络 
SSM组播模型的扩展与仿真实现
《广西物理》2006年第4期74-76,共3页王立才 李陶深 陈燕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640026);广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计划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桂科基0575017)
介绍SSM组播服务模型,通过对NS2中的IP组播路由仿真模块结构的修改,实现对SSM协议的仿真扩展,并对组播行为进行实验分析。
关键词:组播 组播路由 源特定组播模型 网络仿真 
按需分枝组播被引量:3
《软件学报》2003年第3期553-561,共9页金志权 项晓晶 陈佩佩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1AA11023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在分析总结目前IP组播路由研究的主要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组播路由方案,按需分枝组播.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组播树维护方式,即组播树由树上的部分节点(关键节点)维护,不同于现有的组播树由所有树上节点维护的方式,从而节省了网络资源.
关键词:分枝组播 组播路上 组播分布树 组播模型 共存性 互转换性 路由器 因特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