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杨

作品数:44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建军孙佩贾会霞卢孟柱蒋淑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林业科技》《安徽农业科学》《人民长江》《河南林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豫南黄土丘陵区丹红杨引种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22期119-122,155,共5页申明海 余亚平 肖曙光 李楠 吕顺端 张博 
在豫南黄土丘陵区杨树引种试验中,丹红杨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9 cm、3.3 m。虽然与其他丹红杨引种栽培区相比生长速度偏小,但是其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显著大于当地主栽杨树品种,丹红杨仍是当地培育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杨树品种之一...
关键词:丹红杨 引种试验 树高 胸径 生长量 
丹红杨×通辽1号杨杂交子代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1
《林业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100-110,共11页成星奇 贾会霞 孙佩 张亚红 胡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杨属派间杂种苗期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及新品种选育"(3157066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速生人工林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2017YFD0600201)
[目的]对丹红杨(美洲黑杨)×通辽1号杨(小叶杨)422个F_1代无性系叶的形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杨树派间杂交群体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其叶形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Yaxin-1241便携式叶面积仪结合手工测量的方...
关键词:杨树 子代 叶形性状 遗传变异 
丹红杨×通辽1号杨杂交子代苗期抗旱性初步评价被引量: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年第2期297-308,共12页孙佩 姬慧娟 张亚红 贾会霞 胡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66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201)~~
杨树是重要的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土壤干旱不仅影响杨树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降低木材产量与品质。评价杨树全同胞家系抗旱性,筛选抗旱指标,对培育抗旱新品种、干旱土地的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23个丹红杨×通辽1号杨...
关键词:杂交子代 抗旱性 抗旱指标 综合评价 
丹红杨定向培育技术研究被引量:2
《湖北林业科技》2016年第3期8-10,共3页张兴虎 叶中亚 黄天勇 张士俊 彭华兰 郑兰英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杨树优良新品种在林业血防工程中的高效应用中试与示范";潜江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丹红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以杨树不同径级材标准和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为依据,确定丹红杨适宜的初植密度;通过数量成熟与工艺成熟年限分析,确定丹红杨最适采伐年限。结果表明:培育丹红杨大径材,初植密度28~33株/666.7 m^2为宜,9年采伐;中径材初植密度42~56株/666....
关键词:丹红杨 定向培育 丰产栽培 
丹红杨在河北南部的引种及生长表现被引量:2
《河北林业科技》2015年第6期47-48,共2页潘文明 安金明 刘振廷 路露 李云峰 李振江 
2009年从中林所焦作基地引进丹红杨,以107杨作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经过7a试验研究,在材积、树高、胸径生长量、抗病虫害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107杨,可作为河北南部及周边地区速生丰产林、农林复合经营、农田林网和城镇及道路绿化的新...
关键词:丹红杨 河北南部 引种 生长表现 
巨霸杨 丹红杨 绿海杨
《林业实用技术》2015年第1期66-66,共1页
巨霸杨、丹红杨、绿海杨系美洲黑杨50号与36号的杂交后代,合称姊妹三杰,是中国林科院韩一凡主持选育的现代速生杨新品种,具有速生、易成活、抗病虫、干通直、耐水湿等优良特性。经对比试验,其综合性状显著,优于其它众多著名的南方型杨树...
关键词:美洲黑杨 韩一凡 速生杨 杨系 林科 杂交后代 通直 对比试验 长江流域 良种基地 
无性系丹红杨引种造林试验研究被引量:1
《山东林业科技》2013年第3期54-58,共5页田杏娟 藏兰生 张建稳 谷欣 梁珊 
通过对丹红杨成活率、生长量、胸径、树高调查分析,总结出在鲁西南地区栽植丹红杨3×8m模式最好,轮伐期8年效益最高,筛选出适合成武县栽培的杨树无性系品种。
关键词:无性系丹红杨 引种造林 栽培模式 轮伐期 
丹红杨繁育栽植技术要点
《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第10期112-113,共2页侯射伦 文生才 韩伟 宋文清 刘建莹 曹丽娜 
从圃地选择、科学整地、种条处理、适时扦插、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丹红杨繁育技术,并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选择、栽植时间、造林密度、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其栽植技术。
关键词:丹红杨 繁育 栽培技术 
中原地区丹红杨插干造林技术研究被引量:2
《防护林科技》2011年第5期38-39,共2页魏万生 张晓强 
"十五"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2AA241071)
丹红杨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培育成功的新一代超速生抗虫杨,雌株。耐桑天牛、易生根、速生(年胸径生长量达5.8 cm,年平均高生长量4.9 m)。为了提高丹红杨的造林成活率,进行了杨树插干深栽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丹红杨采用插干...
关键词:中原地区 丹红杨 插干造林技术 
杨树新无性系丹红杨引种试验被引量:1
《湖北林业科技》2010年第5期29-31,共3页张兴虎 叶中亚 李军 薛华 张士俊 徐合军 
湖北省林业局HLKJ2008-001
作者通过对潜江地区丹红杨品比试验林与推广示范林的调查,从造林类型、栽植密度、土壤条件等方面进行生长量、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丹红杨在潜江的引种栽培初步成功,推广示范区丹红杨单株材积生长量是中潜3号的132.5%~163.9%,表现出速生...
关键词:丹红杨 引种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