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走滑

作品数:97被引量:110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波袁道阳吴中海姚生海朱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断裂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2年青海门源Ms6.9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47
《地质学报》2022年第1期215-231,共17页潘家伟 李海兵 Marie-Luce CHEVALIER 刘栋梁 李超 刘富财 吴琼 卢海建 焦利青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20104007);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21630);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J1901)联合资助的成果。
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了M_(s)6.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中西段的冷龙岭断裂附近。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3500~4100 m的高原北部祁连山区形成了一系列由张裂隙、张剪裂隙...
关键词:门源M_(s)6.9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左旋走滑 海原断裂带 冷龙岭断裂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东北缘 
天景山断裂带晚第四纪左旋走滑运动速率确定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地球学报》2021年第4期528-537,共10页董金元 罗全星 李新男 李传友 杨会丽 任光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C150010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IGCEA1723);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90861,41774049,41602224)联合资助。
天景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左旋走滑边界断裂,但是对该断裂左旋走滑运动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缺少足够的研究和认识。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我们在天景山断裂带中段滑动速率限定范围较宽泛的段落选择两个典型的断...
关键词:天景山断裂带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空间分布 
红河断裂带水热活动与构造活动分析被引量:2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8期136-137,共2页王云 李其林 赵慈平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41502315)资助
红河断裂带作为扬子地块与印支地块的边界在学界已取得普遍共识,在形成机制上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其西北端起始于洱源北部,向东南延伸,经河口后进入北越莺歌海盆地,全长超过1000km。研究表明,新生代早期以左旋走滑为主,中...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 构造活动 水热活动 平均滑动速率 扬子地块 左旋走滑 右旋走滑 莺歌海盆地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武山—天水段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被引量:11
《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第2期249-259,共11页吴赵 袁道阳 王爱国 张波 邵延秀 王朋涛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20201);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项目(XH16036)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和历史强震带。前人对该断裂漳县以西段曾开展过大量研究工作,获得其最新构造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而中段(武山—天水段)和东段(天水—宝鸡段)最新活动时代一直存在分歧。基于...
关键词: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全新世 左旋走滑 活动断裂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走滑活动被引量:14
《地震地质》2016年第2期434-446,共13页云龙 杨晓平 宋方敏 王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195);“甘肃北山旧井地区活动断裂的形成及其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共同资助
通过对三危山断裂沿线微地貌的实地调查,发现山前主要分布2期冲洪积扇,多呈上叠式排布。对比区域冲洪积扇的分布和形成年龄,结合文中的光释光测年(OSL)结果,认为三危山山前老冲洪积扇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发育于冲洪积扇...
关键词:晚更新世 左旋走滑 三危山断裂 阿尔金断裂带 青藏高原北缘 
鹤庆-再源断裂带中段晚更新世以来的走滑活动被引量:9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6年第1期29-37,共9页沈晓明 李德文 孙昌斌 康艳蕊 刘睿 张亚娇 
鹤庆-洱源断裂1:5万地质填图项目(20110800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304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2-02)联合资助
鹤庆–洱源断裂带是滇西北活动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性质、特征和活动历史的研究可为区域地震活动评价和震害防御提供依据,也可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历史和方式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鹤庆–洱源断裂带中段基岩山区的室内...
关键词:鹤庆–洱源断裂 晚更新世 左旋走滑 青藏高原隆升 块体旋转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川滇地体旋扭构造体系地壳变形特征的古地磁学分析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14年第11期2057-2070,共14页仝亚博 杨振宇 张旭东 吴中海 赵越 王恒 徐颖超 高亮 安纯志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201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02162);国家深部探测实验研究专项(编号Sinoprobe08-01-01)联合资助成果
通过对川滇地体、思茅地体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古地磁数据以及新生代地壳构造特征的分析,结合青藏高原东南缘GPS监测研究结果,揭示了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块体的旋转变形特征.根据古地磁数据模拟计算得出~5Ma以来哀牢山-红河走...
关键词:川滇地体 思茅地体 白垩纪 鲜水河-小江左旋走滑断裂带 奠边俯左旋走滑断裂带 
龙陵-瑞丽断裂带附近的构造地貌与断裂活动性被引量:7
《地震地质》2014年第2期434-448,共15页贺根文 付碧宏 刘鸣 杨顺虎 时丕龙 刘锋 
财政部重大专项"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危险性评价"资助
利用ALOS全色、ASTER多光谱遥感影像和SRT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解译,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时差分GPS测量,对龙陵-瑞丽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构造地貌和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遥感解译、构造地貌和地震地质调查的结果认为,龙陵-瑞丽断...
关键词:龙陵-瑞丽断裂带 晚第四纪 构造地貌 左旋走滑 古地震 
玉树断裂带左旋走滑活动标志及其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被引量:16
《地质通报》2013年第9期1410-1422,共13页李跃华 吴中海 叶培盛 马丹 刘艳辉 蒋瑶 李家存 周春景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16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2013)(编号DZLXJK201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1009)
玉树断裂带位于甘孜一玉树断裂带北西段,是一条总体呈NWW向展布的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沿断裂带发育错断水系与冲沟、拉分盆地、地震地表破裂与断裂破碎带等一系列反映玉树断裂带左旋走滑活动的典型地质一地貌标志。在室内遥感解译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活动断裂 玉树断裂带 左旋走滑标志 同震地表破裂 
白河-谷城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与第四纪活动性被引量: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年第5期41-47,共7页雷东宁 蔡永建 乔岳强 余松 吴建超 缪卫东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IS200856069)
通过地质地貌、断层物质测年及第四纪沉积物测年等方法,对白河-谷城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活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分带性明显;断裂带及周缘地区第四纪晚更新中期以来抬升速率为0.64~0.85 mma-1;在早第四...
关键词:白河-谷城断裂带 构造变形 第四纪活动性 抬升速率 左旋走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