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超

作品数:5被引量:3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古地磁白垩纪地体青藏高原东南缘陆内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地质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东南缘兰坪-思茅盆地反S型构造属性的古地磁约束被引量:7
《地质论评》2017年第3期549-567,共19页徐颖超 仝亚博 王恒 杨振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572183);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268,12120114002301);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YYWF201613)的成果~~
兰坪—思茅(盆地)内部发育的一系列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了显著的弧形构造,其中部呈现反S形构造形态。该地区地壳构造变形方式及其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物质新生代侧向挤出逃逸密切相关,对其开展地壳构造变形方式的定量分析,具有...
关键词:白垩纪 古地磁 兰坪-思茅盆地 反S形构造成因 旋转变形 
印支地块思茅地区始新统磁倾角偏低现象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第2期511-525,共15页安纯志 杨振宇 仝亚博 李晨皓 王恒 高亮 韩志锐 徐颖超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164;12120114002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162)~~
对印支地块思茅地区始新世陆相红层进行古地磁研究,获得勐伴剖面特征剩磁方向为Ds=118.2°,Is=22.1°,k=31.6,α95=10.9°;勐腊剖面特征剩磁方向为Ds=47.6°,Is=22.8°,k=20.2,α95=5.9°。其特征剩磁方向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利用H...
关键词:印度支那地块 古近纪 地块运动 古地磁 磁倾角偏低 
华南早新元古代莲沱组地层磁倾角偏低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被引量:3
《地质通报》2016年第11期1797-1806,共10页景先庆 杨振宇 仝亚博 王恒 韩志锐 徐颖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30208)
华南莲沱组最新的年龄结果表明,其时代结束于715Ma,因此,准确确定莲沱组的古纬度对"雪球地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莲沱组红层进行等温剩磁各向异性研究,获得其磁倾角校正因子为0.8719,校正后的磁倾角为70.4°,对比热退磁实验测...
关键词:莲沱组 磁倾角偏低 “雪球地球” 新元古代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川滇地体旋扭构造体系地壳变形特征的古地磁学分析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14年第11期2057-2070,共14页仝亚博 杨振宇 张旭东 吴中海 赵越 王恒 徐颖超 高亮 安纯志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201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02162);国家深部探测实验研究专项(编号Sinoprobe08-01-01)联合资助成果
通过对川滇地体、思茅地体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古地磁数据以及新生代地壳构造特征的分析,结合青藏高原东南缘GPS监测研究结果,揭示了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块体的旋转变形特征.根据古地磁数据模拟计算得出~5Ma以来哀牢山-红河走...
关键词:川滇地体 思茅地体 白垩纪 鲜水河-小江左旋走滑断裂带 奠边俯左旋走滑断裂带 
中国西南思茅地体中部白垩纪古地磁结果及陆内地壳变形特征被引量:13
《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第1期179-198,共20页仝亚博 杨振宇 王恒 张旭东 安纯志 徐颖超 赵越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DZLXJK201207);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1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62);国家深部探测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08-01-01)联合资助
对我国西南地区思茅地体中部巍山和五印地区白垩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获得了两个地区的高温剩磁分量并通过了褶皱检验.巍山剖面特征剩磁方向为Ds=64.3°,Is=48.5°,k=54.6,α95=4.7°;五印剖面特征剩磁方向为Ds=15.4...
关键词:白垩纪 古地磁 思茅地体 弧形构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