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戏剧

作品数:9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时学李致葛飞朱卫兵简贵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演出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表演”的生机与危机——以袁牧之的演出和剧作为中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1期55-63,共9页刘子凌 
本文以袁牧之独特的演出理想为问题的起点,结合其戏剧创作与演出实践,讨论这一理想之于演员本人主体性的意义,然后在历史语境中,对其演出实践的文化政治含义提出思考。本文认为,袁牧之的剧作,在文本肌理层面投射了其戏剧实践与生活状态...
关键词:袁牧之 现代话剧 “表演” 左翼戏剧 
校园戏剧在演出市场的推广
《上海戏剧》2014年第11期48-49,共2页潘天 
在中国话剧的发展史上,校园戏剧始终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当年文明戏的诞生曾得益于早期的学生演剧,到了1920年代"爱美的"戏剧运动兴起之时,全国许多大中学校组织了业余演剧,很快形成了以上海、北京为龙头的南北剧运高潮。虽然学生演...
关键词:校园戏剧 演出市场 推广 学生思想 中国话剧 戏剧运动 学校组织 左翼戏剧 
玉兰花开春自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京演出剧目漫评被引量:1
《艺术评论》2013年第5期75-79,共5页宋宝珍 马倩 
上海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摇篮,为话剧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贡献了很多优秀剧目。一部中国话剧史的华彩篇章,少不了上海的艺术风景。在经历了文明戏、左翼戏剧、孤岛戏剧、新中国戏剧的更迭轮替之后,1995年1月23日,上海人民艺...
关键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演出剧目 玉兰花 左翼戏剧 中国戏剧 优秀人才 强强联合 文化市场 
缝合与被缝合:都市马赛克中的左翼戏剧
《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4期69-77,共9页葛飞 
1930年代上海文化-政治空间是"马赛克"型的。因为它至少可以分为四大板块:1.西方国家统治下的租界,它也是上海的商业、文化中心;2".历史遗留"下来的却已拆除了城墙的老城;3.
关键词:马赛克 左翼 戏剧演出 文明戏 缝合 话剧 众声喧哗 新世界 上海市 通俗文艺 
战前上海左翼剧团的营业性演出与“大戏院”及影业危机之关系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165-186,共22页葛飞 
本文从电影工业史、影院营运机制、观众心理、从业人员的生活状况、各类戏剧演出的情境逻辑等角度,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剧团营业性演出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情况表明,从学校游艺会、同乡会馆等非常规演出场所向大剧场的迁徙过程中...
关键词:左翼戏剧 戏剧演出 经济危机 营业性 剧团 上海 战前 戏院 
引进 扶植 辉煌——论天津早期的话剧演出活动被引量:1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208-211,共4页郭武群 
津门这片艺术的沃土精心浇灌扶植了话剧这株外来的戏剧之花。如果说张伯苓亲自引进话剧并将其搬上了南开学校舞台的话,那么张彭春的贡献就是提高了话剧的艺术品位,使之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话剧从校园走向社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天津...
关键词:舶来品 左翼戏剧 大众化 职业剧团 
海上演剧忆旧事②
《上海戏剧》2003年第7期45-46,共2页胡导 
从我1933年看春秋剧社的《名优之死》开始,一直到1935年看《娜拉》以前,所有看过的左翼戏剧的演出,都是以软幕(布条)作为舞台装置的主体材料的——不是藏青色布条,就是灰色布条,内景戏再加上门(片)、窗(片)——这些景片上的非门、...
关键词:左翼戏剧 演出形式 舞台艺术 《父归》 表演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