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源包体

作品数:62被引量:42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林传勇史兰斌陈孝德徐义刚李延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国土资源》《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震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由甘肃宕昌好梯幔源包体推导的上地幔物质组成、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被引量:13
《地震地质》2003年第4期525-542,共18页史兰斌 林传勇 陈孝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 0 70 4 0 1)资助
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幔源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上地幔的直接信息。通过对采自甘肃宕昌县好梯乡的幔源橄榄岩包体的详细研究 ,探讨该地区上地幔的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 ,并与华北地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自壳幔边界以下至 75km深处的上...
关键词:上地幔 幔源包体 热结构 流变学 
由包体推导的河北汉诺坝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3
《地震地质》2000年第1期37-46,共10页史兰斌 林传勇 陈孝德 韩秀伶 
国家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950 4 0 80 4 0 1);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96 0 30 )
通过对采自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和上地幔包体的详细研究 ,建立了本区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该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和古老地盾地温线 ,接近克拉通边缘的地温线 ,符合该区的大地构造环境。由该地温线建立的下地壳—上地幔地质结...
关键词:下地壳 上地幔 幔源包体 麻粒岩包体 地温线 
山西大同第四纪火山岩中幔源包体的变形特征及其上地幔流变学意义被引量:16
《地震地质》1997年第4期313-320,共8页陈孝德 林传勇 张小鸥 史兰斌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山西大同第四纪玄武岩中含有少量小型的幔源包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反映了上地幔条件下至少有两次变形事件;包体的平衡温度为900~1050℃,平衡压力为1.1~1.7GPa,对应的来源深度为40~...
关键词:上地幔 显微构造 第四纪 火山岩 幔源体 流变学 
伊通地堑上地幔剪切带被引量:9
《地震地质》1995年第2期167-176,共10页张小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过研究糜棱岩型幔源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位错亚构造及组构特征,确定它是上地幔剪切带的代表物质。该带形成温度为729~828℃、压力为1.10~1.38GPa、差异应力为97~150MPa、应变速率为IO ̄(-14)~...
关键词:显微构造 剪切带 上地幔 糜棱岩 幔源包体 
郯庐断裂带沿线幔源包体的特征及初步推论被引量:2
《地震地质》1992年第4期290-304,共15页Ross.,JV 林传勇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及共东侧6个地点的幔源包体主要为二辉橄榄岩及少量异剥橄榄岩,其结构显示出由残碎斑状、粒状变晶向糜棱结构的过渡,反映了上地幔不同条件下的变形。矿物平衡分析表明这些包体处于平衡状态,用3种不同方法汁算的平衡...
关键词:郯庐 断裂带 上地幔 包体 橄榄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