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粒岩包体

作品数:32被引量:35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彭松柏黄小龙夏群科杨晓志史兰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震地质》《科学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中麻粒岩包体磷灰石U-Pb定年对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长城群底界年龄的制约被引量:7
《地质调查与研究》2020年第2期81-88,共8页周红英 李怀坤 张健 崔玉荣 李惠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铌铁矿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标准物质的研制(4187306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和国际亚洲大地构造图编制(DD20190359)”。
近年来,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界年代学研究进展突出,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长城群底界年龄的确定,目前基本可以比较准确地将其定为1650 Ma。本文报道了支持此认识的新证据——下伏于长城群常州沟组之下的新太古代片麻岩中的麻粒岩包体的磷灰...
关键词:磷灰石 ID-TIMS U-PB定年 长城群底界年龄 燕辽裂陷槽 
六合地区新元古代-新生代下地壳的成分与形成机制:来自麻粒岩包体的证据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17年第7期2143-2160,共18页周晔 侯增谦 郑远川 许博 王瑞 罗晨皓 
国家"973"项目(2015CB4526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307);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项目(DD20160024-07)联合资助
六合地区地处扬子克拉通的西缘,前人对该地区下地壳的成分与形成机制尚无系统认识。本文通过研究新生代幔源侵入岩中所携带的深源捕虏体为认识该地区下地壳的成分和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该捕虏体为高级正变质岩(麻粒岩相),岩性分别...
关键词:六合 石榴石角闪岩 石榴石透辉岩 板片俯冲 地幔柱 
中天山喀拉塔格一带麻粒岩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第6期1183-1191,共9页李建星 邱士东 余吉远 孟勇 郭琳 王健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610313);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111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2052;41072136;90814005)
为探讨中天山地块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组成及时代,进而制约天山造山早期地壳演化及构造归属,在野外调查基础上,结合岩石学、矿物学、矿物化学等手段,对新疆东部喀拉塔格地区(中天山地块东段)新发现的下地壳代表性岩石-麻粒岩进行了系统研...
关键词:麻粒岩 LA-ICP-MS U-PB定年 中天山地块 喀拉塔格 
滇西腾冲地块新生代火山岩中高温麻粒岩包体的发现及成因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807-819,共13页林木森 彭松柏 乔卫涛 李昌年 徐海军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课题(No.201011060)
腾冲地块芒棒乡新生代新近纪芒棒组火山岩的研究,发现粗面安山岩中含有较多麻粒岩包体,主要类型为长英质麻粒岩和二辉麻粒岩,直径一般为3~5cm,略具定向排列构造,粒状变晶结构特征.长英质麻粒岩包体平衡温度和压力为:869~969℃...
关键词:腾冲地块 新生代粗面安山岩 高温麻粒岩包体 平衡温度压力 电子背散射衍射 显微组构 岩石学 
华南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体中石榴石成因以及麻粒岩包体变质作用研究被引量:25
《岩石学报》2013年第5期1740-1758,共19页焦淑娟 郭敬辉 彭松柏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1023009;40730315);"973"项目(2012CB416601)联合资助
根据石榴石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特征,在大容山-十万大山岩套旧州岩体中共识别出四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石榴石:岩浆型、转熔型、变质型和由于上升岩浆中溶解-再沉淀机制导致的从转熔型向岩浆型转变的过渡型石榴石。由于含不同的微域矿物组合,...
关键词:石榴石成因 石榴石微量元素特征 麻粒岩包体 相平衡模拟 S-型花岗岩 
地质地球所研究揭示华北克拉通东部下地壳性质与演化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4期533-533,共1页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姜能研究贝等通过多年对汉诺坝麻粒岩包体系统详细的研究,并与华北克拉通其他地Ⅸ在小同时期火山岩中形成的麻粒岩包体进行对比.发现麻粒岩包体与地表出露的麻粒拼地体在Sr-Nd-Hf同位素方面非常相似,在时代上...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地球物理 地壳性质 SR-ND-HF同位素 地质 麻粒岩包体 演化 晚太古代 
福建明溪麻粒岩包体的年代学和矿物学特征:地温曲线及其华南中生代壳-幔相互作用意义被引量: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年第2期212-221,共10页黄小龙 钟军伟 于洋 李洁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YW-15-2;KZCX2-YW-QN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121002)
明溪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麻粒岩包体将为探讨华南地区中生代壳-幔相互作用过程提供线索。锆石U-Pb定年表明麻粒岩包体的原岩曾经历多期次岩浆活动,并以最后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最强,其锆石εHf(t)值普遍较低(-16.1~-6.3),应以再...
关键词:下地壳 麻粒岩包体 地温曲线 底侵作用 中生代 华南 
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含水性与金矿成矿关系
《矿物学报》2011年第S1期523-523,共1页杨贵才 葛良胜 
华北克拉通,自古元古代(1.8Ga左右)东西陆块完全拼接之后(Zhao et al.,2002),一直到晚古生代,基本保持了稳定的特性。自晚古生代起,华北克拉通先后受到了北部古亚洲洋的俯冲,南部扬子板块的碰撞拼合,东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赵越等,2010)...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下地壳 晚古生代 古元古代 含水性 麻粒岩包体 壳幔相互作用 金矿床 成矿流体 古亚洲洋 
华南晚古生代末超高温变质作用:以十万大山花岗岩中麻粒岩包体为例被引量:5
《岩石学报》2011年第6期1707-1720,共14页赵亮 郭锋 范蔚茗 李超文 覃小锋 李红霞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2-YW-Q08-3-7;KZCX1-YW-15-2)资助
广西东南部大容山-十万大山地区过铝质(S型)花岗岩中包含丰富的副变质麻粒岩包体。部分麻粒岩包体保留了尖晶石+石英、斜方辉石+夕线石±石英等超高温变质矿物组合,指示这些麻粒岩包体曾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矿物温压估算结果显示:峰...
关键词:超高温变质作用 麻粒岩包体 十万大山 华南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Shiwandashan area in South China:Zircon U-Pb-Hf isotopic records from granulite enclaves in Indo-Sinian granites被引量:19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第19期2028-2038,共11页ZHAO Liang GUO Feng FAN WeiMing LI ChaoWen QIN XiaoFeng LI HongXia 
supported by the Knowledge Innovative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CX2-YW-Q08-3-7 and KZCX1-YW-15-2)
标明日期的 U-Pb 在东南的 Guangxi 省从 Shiwandashan 区域在 Jiuzhou peraluminous 花岗石从 metasedimentary granulite 被外国领地包围的土地在锆石上结合了 Hf 同位素分析,华南在这份报纸被介绍。结果证明这些 granulite 被外国...
关键词:锆石HF同位素 十万大山地区 印支期花岗岩 麻粒岩包体 中国地区 同位素记录 Pb 地壳演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