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刺

作品数:299被引量:91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玲李雪青刘元献石志敏蒋松鹤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黄帝内经》“经刺”解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3期1360-1363,共4页刘旭斌 刘爽 姜敏 俞裕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循证能力建设项目(No.2019XZZX-JB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104980);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No.PZ2022005);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青年基金(No.2021-q01)。
《黄帝内经》中“经刺”一词,见于《灵枢·官针》《灵枢·禁服》《素问·诊要经终论》和《素问·缪刺论》,后世医家多把各处“经刺”视为同义,实有谬误。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篇章的综合分析,认为“经刺”一词多义,系统梳理其全...
关键词:经刺 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 经治 缪刺 微病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大络”解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2期6420-6422,共3页刘旭斌 刘爽 姜敏 俞裕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循证能力建设项目(No.2019XZZX-JB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104980);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No.PZ2022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青年基金项目(No.2021-q01)。
《黄帝内经》中“大络”散见于各篇章,后世多把“大络”理解为“十五络”,并把“邪客大络”之“缪刺”理解为刺对侧络穴。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篇章的综合分析,探究“大络”的本义,认为“大络”为血脉理论体系下转输气血之络,与...
关键词:《黄帝内经》 大络 十五络 缪刺 血脉理论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巨刺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8期4382-4384,共3页徐呈超 李金玲 刘光亭 
“巨刺”源于《黄帝内经》,是古代刺法“九刺”中的一种,经言“八曰巨刺,左取右,右取左”。针刺经脉,左右交叉取穴为其独特之处。沿古至今,巨刺在针灸临床中疗效显著,尤其是沉疴痼疾。但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巨刺虽临床应用广泛,但缺乏对...
关键词:《黄帝内经》 巨刺 理论探讨 缪刺 经刺 
基于圆理论的对应取穴法探析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0期4598-4602,共5页李孟汉 冉大为 杜元灏 李志道 邓士哲 孟智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0CB530506,No.2018YFC170600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拓新工程”基金科研课题(No.院201921)。
对应取穴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取穴的规律性需要进一步的认识。笔者根据“巨刺”“缪刺”古代刺法,结合前人“圆运动”理论和对应取穴思路及个人临床经验,绘制对应取穴同心圆,形成四个同心圆(对应环):手-足-头(尾);腕-踝-颈;肘-膝-剑突;...
关键词:圆理论 对应取穴 圆运动 全息 巨刺 缪刺 
《黄帝内经》缪刺法之初探被引量:1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2期845-847,共3页江昌明 张曙铃 张卫 
缪刺法是我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一种特殊的重要刺法,原文中所载其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相对较为特殊,故目前在临床上,对该针法仍缺乏广泛性、系统性的认识及重视。因此,文章通过分析串联《黄帝内经》相关篇章原文以及解读历代...
关键词:黄帝内经 缪刺法 左右互取 浅刺 刺络出血 以痛为腧 
闽南针家张水生针灸临床特色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1期184-186,共3页倮伍有姑莫 孟宪军 朱安宁 匡子芳 王昱 徐伟伟 
张水生是福建针灸名家,通过整理其论文和医案,发现其针灸临床特色表现为:尊崇《黄帝内经》中对"厥头痛"的分经认识,以"辨经论治"为大法完善临床具体疗法;善用巨、缪刺法,主张虚实是巨刺法的辨证关键,脉象正常而体表血络的异常变化是缪刺...
关键词:针灸 闽南针家 张水生 厥头痛 巨刺 缪刺 下肢深静脉血栓 咳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