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

作品数:953被引量:212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剑锋杨学林倪世兵曹丽云李嘉胤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深度除杂及除杂液循环再生规律研究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5年第4期225-233,共9页赵浩含 蔡龙浩 李祥龙 周瑞 童翠婷 吴昊 许江斌 黄硕 沈璟昊 曾桂生 刘春力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4BAB203027)。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极回收,对负极石墨的回收报道相对较少。提出一种负极石墨低温氟化氢铵焙烧—水浸深度除杂的新工艺,系统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杂质去除的影响规律。发现在...
关键词:负极石墨 低温焙烧 同离子效应 溶析结晶 浸出液 分步除杂 
TiO_(2)掺杂、树脂包覆的SiO_(x)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胡乃琪 张春媚 邓雯雯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EAC202203);苏州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02143)。
球磨结合高温烧结法制备得到TiO_(2)掺杂的SiO_(0.4)材料,表面包覆树脂(RF)后高温碳化,生成均匀的碳层,以此作为锂离子电池硅氧基负极材料。通过合成不同摩尔比的SiO_(0.4)∶TiO_(2)(9∶1,8∶2,7∶3)复合材料,发现材料的循环稳定性随着T...
关键词:硅氧基负极 TiO_(2)掺杂 树脂包覆 
静电纺丝合成Ni/NiO/C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辽宁化工》2025年第3期415-417,452,共4页桑一卜 易宗慧 杨学 付京鑫 穆志娇 张辉 程志远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宁夏师范学院六盘山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无机化学重点学科(项目编号:HGZD23-10)。
采用简单的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Ni/NiO/C负极材料。XRD证明该材料主要由NiO、Ni和无定形碳组成。SEM证明Ni/NiO/C的形貌呈纤维状,纤维的直径为400~500 nm。以Ni/NiO/C为锂电的负极材料,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充电比容量可达到...
关键词:静电纺丝法 Ni/NiO/C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氢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韦超 刘雨霖 庞越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1218)。
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综合电化学性能的重要方向。基于转化反应机制的氢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氢化物基负极材料在电池中...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氢化物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黏结剂研究进展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51-58,67,共9页牛爱敏 李现红 吕浩然 臧浩廷 宋然 高明娟 马文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1254)资助。
黏结剂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常与导电剂、增稠剂等一起被称为“辅料”,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关键物料,其主要功能是将活性物质和导电剂黏附在集流体上,保障电极中粉体物料颗粒之间以及粉体物料与集流体的电接触。讨论了黏结剂在电极中的工...
关键词:黏结剂 锂电池 检测方法 石墨负极 硅负极 
科技创新激发澎湃动力——随州高新区起跑冲刺“开门红”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高新区》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钟克波 潘开亮 郭海洲 
1月20日,从湖北斯诺新材料公司传来好消息,该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院已完成"6C超充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和万次循环储能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并开始量产送样。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然介绍,该项技术目前在湖北省领先,在全国也属一流。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新材料公司 高新区 
MOF基ZnO/NiO@C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电源技术》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李培枝 雷盼 杨晓武 张康 王晨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2023KJXX-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08148)。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煅烧法制备了MOF衍生的ZnO/NiO@C多孔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通过氮气吸附/脱附...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MOF 金属有机骨架 多孔结构 
锂离子电池负极专用焦电化学性能评价实验研究
《炼油技术与工程》2025年第1期7-10,共4页李诗文 初人庆 卫建军 郭丹 李丹 李瑞雄 张媛媛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122016)。
对锂离子电池负极专用焦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评价实验,考察了粒径、石墨化温度、浆料固含量、极片压实密度和电池封口压力等参数对其首次可逆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负极专用焦,粒径越大,比容量越小;石墨化温度升高,锂离子电池...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专用焦 首次可逆比容量 粒径 浆料固含量 极片压实密度 电池封口压力 石墨化温度 
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度剖析技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固体电解质(SEI)膜的组成分析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刘佳梅 李超 曹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2403074);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24CX-GXPT-12)。
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固体电解质(SEI)膜是决定电池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准确解析SEI膜的化学组成及其深度分布对于认识SEI膜的形成机理和优化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度剖析技术是研究SEI膜表面深度组分变化的...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固体电解质膜 XPS深度剖析 溅射条件 溅射面积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及其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材料研究与应用》2024年第6期866-880,共15页左卫朋 周健恩 陈跃颖 马国正 林晓明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213)。
锂离子电池作为关键的能量存储装置,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是典型的有机框架(MOFs)材料,其可控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功能性使之成为锂离...
关键词:类沸石咪唑酯骨架 衍生材料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多孔碳材料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卤化物 金属磷化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