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

作品数:8743被引量:34173H指数:10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万渝生李惠民刘敦一郑永飞裴先治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秦岭构造带东段官坡地区花岗伟晶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
《地质学报》2025年第4期1185-1208,共24页陈国超 张晓飞 裴先治 李佐臣 李瑞保 王硕 陈孝珍 张荣臻 王永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472272,4217223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570,DD20230053,DD20230355);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52300421472);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24YSJS01);河南省战略性金属矿产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项目(编号2023-903-XM006);南阳理工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4NGJY014)资助的成果。
北秦岭构造带花岗伟晶岩是我国重要的伟晶岩矿区,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时间和岩石成因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通过对北秦岭构造带东段官坡地区峡河村花岗伟晶岩和上河村花岗伟晶岩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全岩主微...
关键词:花岗伟晶岩 微量元素 岩石成因 岩浆演化 北秦岭 
安徽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成因:来自锆石和磷灰石地球化学证据
《地质学报》2025年第2期480-501,共22页徐晓春 余文 金林森 夏彩莲 谢巧勤 闫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2030801)资助的成果。
安徽铜陵矿集区广泛发育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与区内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关于其成因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发表,但仍存在争议。本文选择区内铜官山和冬瓜山石英闪长岩以及凤凰山和胡村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在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锆石Hf-O同位素 磷灰石微量元素 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安徽铜陵矿集区 
东北婆罗洲古地理重建:巴利奥宗(Baliojong)大洋板块地层碎屑物源和年代学
《地质学报》2025年第2期382-398,共17页许迪 Suzanna H A van de LAGEMAAT Junaidi ASIS 曹立成 Eldert L ADVOKAAT 姚会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2106073)资助的成果。
受古大洋持续俯冲活动的影响,东南亚现存微陆块众多,其成因和构造演化复杂,使得该地区古地理重建难度极大,特别是东北婆罗洲地块的构造属性和前新生代古地理尚有较大争议。东北婆罗洲出露的巴利奥宗(Baliojong)大洋板块地层,是记录古大...
关键词:古太平洋 东北婆罗洲 古地理 晚白垩世 锆石U-PB年代学 沉积年龄 大洋板块地层 
浙东长屿破火山岩浆起源与穿地壳岩浆系统演化:锆石Hf同位素证据
《地质学报》2025年第2期428-444,共17页贺振宇 郭磊 颜丽丽 陆天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F0800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2070)联合资助的成果。
硅质火山活动产物及其岩浆系统构成了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大陆地壳分异演化的重要信息。中国东南沿海广泛发育白垩纪火山活动产物,以流纹英安质和流纹质火山岩为主,为揭示大规模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理想对象。...
关键词:硅质岩浆起源 穿地壳岩浆系统 锆石HF同位素 长屿破火山 中国东南沿海 
辽宁赛马碱性岩体两种稀有锆矿物的发现及其指示意义
《地质学报》2025年第2期464-479,共16页桂欣 邬斌 邢兴庆 刘显成 任倩 胡寅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2087,42063006);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24ACB213012,20212BAB203003);赣鄱俊才支持计划(编号20232BCJ23003)联合资助的成果。
在辽宁赛马碱性岩体首次发现两种稀有锆硅酸盐矿物———赵氏碱锆石和水硼锶钠锆石,为岩浆期异性石的热液蚀变产物。本文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了赵氏碱锆石和水硼锶钠锆石的产出特征、晶体结构...
关键词:赵氏碱锆石 水硼锶钠锆石 岩浆-热液系统 晶体化学 赛马碱性岩体 
华南造山带上泛非期岩浆活动证据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209-223,共15页张素梅 汪洋 任纪舜 朱俊宾 张敏杰 苏天瑞 王霄汉 于延秋 王诗琪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646,DD20240075);河北省骨干人才项目(编号B2024015);河北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D2022403023)联合资助的成果。
由于华南造山带缺乏早古生代初岩浆活动的直接证据而导致华南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碰撞拼合完成时间、早古生代初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否属于冈瓦纳一部分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争议不断,因此寻找泛非期岩浆岩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本次研究主...
关键词:华南造山带 梧桐岩体 泛非期 锆石U-PB年龄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约束造山带演化: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306-319,共14页胡培远 翟庆国 唐跃 刘一鸣 杨宁 李金勇 巫凌放 常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C2901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41205,42072268);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JKYZD2023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编号20221630)联合资助的成果。
碎屑锆石是开展地球早期造山带演化研究的关键素材之一。目前,如何使用碎屑锆石稀土元素(REE)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前人的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并且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提出和验证了使用...
关键词:碎屑锆石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造山带 冈底斯山脉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物源和构造背景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4年第12期3567-3587,共21页马艳萍 刘池洋 赵靖舟 刘桂珍 郭艳琴 陈建军 侯宾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02042,90814005,42230815,42272148,4220212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08ZX05007-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7);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编号Z12039)联合资助的成果。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常规薄片统计、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石英颗粒阴极发光、全岩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锆石U-Pb测年(LA-ICP-MS)等方法对研究区物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碎屑组成、重...
关键词:物源分析 构造背景 岩石学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 
扬子陆块西北缘米仓山地区新元古代早期沉积盆地演化:沉积序列与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地质学报》2024年第11期3354-3367,共14页邓奇 汪正江 丛峰 宁括步 任光明 崔晓庄 熊国庆 刘家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2344209);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3NSFSC0275);四川省科技发展专项(编号2023ZYD015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42881,DD20243477)联合资助的成果。
米仓山地区的火地垭群和正源-英萃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原后河岩群)是扬子陆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发育的重要地层单元,是研究其形成时期沉积盆地演化过程及其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关系的重要载体,然而其准确的演化时限及构造属性仍存在较大争...
关键词:扬子陆块西北缘 新元古代 沉积序列 锆石U-PB年代学 盆地演化 
中亚造山带北山南部柳园洋晚古生代两阶段古地理演化
《地质学报》2024年第6期1683-1700,共18页牛亚卓 张东东 杨博 张宇轩 史冀忠 周俊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2132);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编号2021KJXX-74);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专项(编号DD20230026)联合资助的成果。
甘蒙北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其间的柳园洋是古亚洲洋的重要分支之一,关于该洋盆的演化过程存在两阶段裂谷盆地和单阶段长期俯冲两种认识。柳园洋位于北山南部石板山地块和双鹰山地块之间,石板山地块的晚古生代沉积序列和物源变化...
关键词:柳园洋 砂岩碎屑组分 碎屑锆石 晚古生代 中亚造山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