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咬伤

作品数:72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黄亮曹春水戴佳文尤建权顾斌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泰州市人民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热解毒法治疗妊娠期皮肤病验案3则
《江苏中医药》2023年第2期50-52,共3页王根林 王闯 王起恒 王春梅 郭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站”(LPGZS2012-03)。
妊娠期间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新陈代谢、内分泌和血管功能等发生变化,孕妇皮肤及其附属器官可出现多种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尽管大部分皮肤改变属于良性病变,并且在产后可自行消退,但是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妊娠期皮肤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 妊娠期 皮肤病 甲沟炎 蜈蚣咬伤 结节性红斑 验案 
结节性类天疱疮合并肝吸虫病1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年第1期67-68,共2页姚南 郭子瑜 廖洁月 张桂英 
患者男,62岁,因全身泛发性红色结节伴瘙痒7年于2020年10月27日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2013年初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起皮疹伴瘙痒,当地按"湿疹"治疗稍有好转。2013年7月中旬被蜈蚣咬伤右下肢并出现皮肤红肿,在当地医院诊治后...
关键词:红色结节 疫水接触史 结节性痒疹 水肿性红斑 食物过敏史 蜈蚣咬伤 泛发性 肝吸虫病 
被虫蜇伤不要慌,切莫轻易用偏方
《康复》2022年第6期54-54,共1页单玮 
天气逐渐炎热,被虫螫伤、咬伤的人也逐渐增多。居家期间,如果被躲在鞋子里的蜈蚣咬伤,或被藏在刚刚晒过太阳的衣服被子里的蜜蜂螯伤,该怎么办?
关键词:蜈蚣咬伤 蜜蜂螯伤 虫蜇 
人参不怕五灵脂被引量:1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年第3期14-14,共1页晗萱 
中药《十九畏歌诀》中就有“人参最怕五灵脂”的句子,说的就是人参畏五灵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中亦有“人参畏五灵脂”的记载,认为人参最怕五灵脂,两药同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五灵脂是一味散瘀止痛的效...
关键词:蜈蚣咬伤 人参畏五灵脂 散瘀止痛 经闭 十九畏歌 药物的相互作用 瘀血作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活血化瘀五灵脂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年第2期48-49,共2页德盛 
五灵脂又名药本、寒号虫粪、寒雀粪,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和飞鼠等的干燥粪便,性温,味咸,入肝、脾经,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生用有行血止痛之功,可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女妇血崩,经水...
关键词:开宝本草 蜈蚣咬伤 常用量 五灵脂 散瘀止痛 肠风 脾经 经行 
中草药驱蚊有妙招
《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第7期56-56,共1页
止痒药酒黄连3g、大黄5g、鲜银花10g、重楼10g、鲜薄荷10g、芒硝2g、苦参3g,用75%乙醇500ml,浸泡7d,过滤后去渣,再加入清水100ml,装入小喷壶备用。如遇蚊虫叮咬,不要搔抓,取此药酒喷于患处。轻者一次即可止痒消肿,重者数次即愈,且无留...
关键词:蜈蚣咬伤 蜂螫伤 止痒药 搔抓 祛湿 蚊虫叮咬 藁本 迷迭香 
本草驱蚊有妙招(七)
《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第6期183-183,共1页
止痒药酒黄连3 g、大黄5 g、鲜银花10 g、重楼12 g、苦参3 g。用75%乙醇0 g、鲜薄荷10 g、芒硝500 ml,浸泡7d,过滤后去渣,再加入清水100 ml,装入小喷壶备用。如遇蚊虫叮咬,不要搔抓,取此药酒喷于患处。轻者一次即可止痒消肿,重者数次即...
关键词:蜈蚣咬伤 蜂螫伤 止痒药 搔抓 蚊虫叮咬 本草 
大蒜搽剂治蜈蚣咬伤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年第12期49-49,共1页邱晓峰 王豪 
取独头大蒜1枚(新鲜者尤佳),剥去蒜衣,切除蒜皮一层,将独头蒜截面对咬伤处及周围2~3厘米处反复擦之。每小时擦1次,每次擦10~15分钟,直至痛止肿消为止。
关键词:蜈蚣咬伤 大蒜 搽剂 
蜈蚣咬伤患者急诊护理干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6年第11期125-125,共1页顾丹瑜 
蜈蚣咬伤是夏秋季常见的急诊之一,其头部有一对毒牙,与毒腺相连,可分泌激肽、组胺、溶血蛋白等多种有毒物质,被其咬伤后可能出现伤口及周围皮肤肿胀、剧烈疼痛,所属淋巴结和淋巴管发炎,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心悸、谵语及抽搐等全...
关键词:蜈蚣咬伤 急诊 护理干预 
雄黄酒并不能解毒
《科学大观园》2016年第16期78-79,共2页
黄陂居民朱先生在被蜈蚣咬伤脚趾后,他联想到电视剧白娘子中饮雄黄酒"驱妖避邪"的情节,试图喝雄黄酒解毒,可结果却"中毒"更深。雄黄能解毒吗?雄黄在魏晋直到唐代则是道家炼丹的主要原料药物之一,曾被广泛流行于贵族和士大夫阶层,...
关键词:五石散 朱先生 中国传统医学 蛇咬伤 白娘子 蜈蚣咬伤 黄能 痈疮 矿物药 士大夫阶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