鮡科

作品数:20被引量:9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舜平周伟陈宜瑜王志坚李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自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农业科学》《广东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雅鲁藏布江下游鮡科鱼类分类整理及三新种和中国一新记录种被引量:1
《水生生物学报》2024年第6期920-949,共30页陈咏霞 谭慧敏 林鹏程 张驰 王琳 何德奎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2019QZKK0501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0436);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能力建设项目(KFJ-BRP-017-085)资助。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1974、2019—2023年间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下同)的403尾鮡科鱼类标本进行分类整理。标本检视结果及结合历史记录表明,雅鲁藏布江下游共分布有鮡科鱼类6属10种,即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
关键词:西藏 喜马拉雅地区 鮡科 种名修订 鉴别特征 新种 系统发育 
雅鲁藏布江土著鮡科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1
《西藏科技》2023年第8期3-8,23,共7页李洪池 龚君华 
中央引导地方项目“西藏土著鱼类繁育与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质量提升工程”(XZ202101YD 0004C);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5“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2019QZKK0502)。
目的为雅鲁藏布江鮡科鱼类的开发利用制订土著鱼类相关保护措施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在2015—2020年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现场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记载的基础之上,利用物种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共3个评价系数和8个二级指标建立的...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 鮡科鱼类 评价体系 优先保护次序 保护等级 
腹部有吸着器的鮡科鱼类
《大自然》2021年第2期60-61,共2页张金凤 张万全 李雷(图)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境内的杰玛央宗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其中,墨脱段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为世界第一深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主体部分。墨脱县地处西藏东南部,平均海拔1200米,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雨量充沛...
关键词:西藏东南部 雅鲁藏布江 湿润气候 墨脱 仲巴县 西藏日喀则 
中国鮡科褶鮡属鱼类的分布、习性与资源保护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111-117,共7页严娟 李旭 周伟 李明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419);云南省林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1600625)
本文以中国分布的褶鮡属鱼类为对象,详细介绍其物种组成及分布区域。在综合历史文献和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科学地解释褶鮡属鱼类的形态特征与生境之间的适应关系,还客观地阐述该类群分布特点、起源及生活特性。同时,讨论了褶鮡属...
关键词:生活特性 生境适应性 胁迫因素 褶鮡属 鮡科 
云南省鮡科鱼类的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34期101-105,111,共6页黄自豪 赵琼英 唐向芝 
在综述了近年来鮡科鱼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鮡科鱼类在云南省的地理和水系分布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分布特点。
关键词:魷科 水系 地理分布 云南省 
鮡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及其分歧时间估算被引量:7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年第4期277-285,共9页于美玲 何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090254)资助项目
PCR法扩增了中国鮡科鱼类10属19种19个个体的两个核基因Plagl2和ADNP,同时扩增了贡山鮡、短鳍鮡、细尾异齿鰋等5种鮡科代表种的基因,进一步丰富了鮡科鱼类Cytb基因信息.采用线粒体Cytb和2个核基因Plagl2及ADNP联合构树的方法重建中国鮡...
关键词:鱼[兆]鱼 鱼[兆]鱼类 系统发育 单系 物种分化 
我国鮡科鱼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被引量:5
《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8期180-182,198,共4页肖海 代应贵 张晓杰 冉光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60189;30960297);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7)2062];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5)347]
我国鮡科鱼类至今已记录12属64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诸水系。从分类、形态、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综述了我国鮡科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并指出鮡科鱼类物种的系统发育和分布格局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鮡科 种质资源 中国 
西藏鮡科鱼类一新纪录种——无斑褶鮡被引量:7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18-19,F0002,共3页李斌 岳兴建 王志坚 
国家环保部怒江水生生物调查项目(2007)
2008年8月在西藏境内进行的鱼类资源调查中,在西藏芒康县曲孜卡乡采集到3尾鮡科褶鮡属鱼,经鉴定,均为无斑褶鮡(Pseudecheneis immaculatus Chu)。无斑褶鮡在分类上隶属于硬骨鱼纲、鲇形目、鮡科、褶鮡属,其主要形态特征为:胸部平坦,有...
关键词:无斑褶鮡 鮡科 新纪录种 西藏 
鮡科褶鮡属鱼类部分线粒体DNA序列分析与分子进化被引量:8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5-51,共7页周用武 庞峻峰 周伟 张亚平 张庆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98C005M)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资助项目;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南林学院)开放基金(KL200701)资助项目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中国鮡科褶鮡属(Pseudecheneis)5种鱼类及外群种类巨魾[Bagar-ius yarrelli(Sykes)]和红河纹胸鮡(Glyptothorax fukiensis honghensisLi)的线粒体部分基因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间褶鮡(Pseudecheneis interm ediusChu...
关键词:褶鮡属 线粒体Cyt B基因 分类 分子进化 鮡科 
鮡科鱼类多样性与栖境的关系被引量:10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811-815,830,共6页周伟 李明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415100);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8C005M);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111464)资助项目;RussellE.TrainEducationforNature(EFN)Program;WWF和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资助
中国有鮡科鱼类12属50种和亚种,分布在长江以南诸水系,尤以云南分布的属、种最为丰富。鮡科鱼类演化的总趋势是向着急流中底栖的方向发展,因此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由于游泳能力弱,它们与河流水环境的关系更为紧...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分布 栖境与习性 资源保护 鮡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