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学派

作品数:50被引量:12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盛增秀江凌圳刘时觉胡滨盛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中医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药导报》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从丹溪学派到温补学派阴虚概念嬗变研究
《新中医》2024年第21期191-197,共7页宋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项目(2023-JYB-JBQN-071);任应秋“階墀”基金研究专项(2023-RYQJC-006)。
阴虚证是丹溪学派与温补学派共同关注及重点探讨的临床证候。通过梳理从丹溪学派到温补学派“阴虚”概念的嬗变,认为这种概念内涵的嬗变凸显了不同时代对“阴”的具体指代以及对“阴虚”的发生机理、变化转归等认识的不同。朱丹溪本人...
关键词:阴虚 丹溪学派 温补学派 学派研究 真阴 
明代温补学派对丹溪学派滋阴治法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9
《新中医》2019年第3期42-44,共3页宋佳 汤巧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项目(2016XAJLJJ-007)
滋阴治法自古有之,然丹溪学派与温补学派尤为侧重,丹溪学派基于"阳有余阴不足"之论,提出滋阴降火大法,形成以四物汤加知母、黄柏为核心方剂的治疗思路;温补学派在命门学说的探讨中,在"阴阳一体"思想的指导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临床尤...
关键词:滋阴 温补学派 丹溪学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