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籼

作品数:1115被引量:94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颜满莲曾勇军张再君石庆华潘晓华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稻麦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1优臻占在将乐县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福建稻麦科技》2022年第4期39-41,共3页季祥丰 
明1优臻占系福建省三明市茂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用明1A×明轮臻占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和福建省品种审定。2020—2021年明1优臻占在将乐县安仁乡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分蘖中...
关键词:晚籼 三系杂交稻 明1优臻占 优质 高产栽培技术 
晚籼稻荣优18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15年第3期27-29,共3页黄元文 刘康成 黄凯琳 康志兰 刘永峰 黄冬娥 曾德玲 刘立本 李荣明 郭永兰 
荣优18是由江西省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恢复系L18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荣丰A选配而成的早熟双晚三系杂交稻新品种。介绍了荣优18及亲本的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一般制种产量在3.5~3.7 t/hm2,高产可达4.5 t/...
关键词:杂交稻 荣优18 特征特性 制种 
杂交晚籼协优中1号在海南高产制种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15年第1期4-6,共3页邓飞 朱浩 蒋梅巧 陈晓阳 于海富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09B);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2C004);金华市农业科技重点专项(2013-2-028);浙江省农业科研重大专项("8812"计划)(2012C12901-18)
协优中1号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不育系协青早A为母本,恢复系中组14为父本共同选育的杂交晚籼新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熟期早、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容易等特点。主要介绍了协优中1...
关键词:杂交稻 协优中1号 高产 制种技术 
优质抗瘟杂交晚稻新品种泰丰优2197选育与应用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14年第4期1-3,共3页周鹏 涂诗航 郑轶 董瑞霞 张水金 王志赋 王洪飞 游晴如 郑家团 
国家863计划项目华南稻区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1AA10A101);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101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1QB-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导师制基金(2012DQB-10);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闽财指[2009]528);福建省农科院水稻育种科技创新团队(STIT-Ⅱ-0312)
泰丰优2197是用恢复系"福恢2197"与优质、长粒、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泰丰A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水稻品种,经2 a区试,表现抗稻瘟病、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较优、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
关键词:杂交晚籼 泰丰优2197 优质 选育 
晚籼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29在上杭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2014年第3期73-75,共3页张炼生 林家波 
福龙两优29是用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2013年福龙两优29在上杭县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的种植表现与栽...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 福龙两优29 试种表现 栽培技术 
福建省2004—2013年中、晚籼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分析与评价被引量:4
《福建稻麦科技》2013年第4期29-31,59,共4页郑翔宇 李清华 肖承和 
选取2004—201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134个中、晚籼杂交水稻品种为试材,分析福建省中、晚籼杂交稻品种的品质现状。结果表明,福建省近几年新育成并审定的中、晚籼杂交水稻品种中,中、晚熟审定品种数量相当,品质相近。在主要品质性状中,有...
关键词:杂交水稻 中晚籼 品质 米质分析 福建省 
2010年国家水稻区试新罗点晚籼新品种试验初报被引量:4
《福建稻麦科技》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郑阿敏 
通过对2010年国家水稻华南稻区新罗点晚籼中迟熟新品种区域试验,考查各品种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筛选适合龙岩市新罗区种植的优良晚稻品种。
关键词:国家 水稻 中迟熟晚籼 区域试验 
晚籼杂交稻新组合特优17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10年第4期6-8,共3页徐淑英 兰华雄 林金虎 马益虎 彭玉林 左生力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粮食作物育种技术"--"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专题(2004NZ01-1)
特优17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不育系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龙恢17配组而成的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区域性品种审定,具有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广适性好等特点。文章介绍了特优1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水稻 特优17 选育 
三系杂交中晚籼Ⅱ优039产量结构分析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10年第2期13-14,共2页黄安妮 陈惠清 谢旺有 陈秉发 
通过对Ⅱ优039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与产量均呈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较大。因此,在高产栽培技术上要主攻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实现足穗大穗,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增加粒重...
关键词:杂交水稻 Ⅱ优039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杂交中晚籼Ⅱ优03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09年第3期16-17,共2页陈惠清 谢旺有 陈秉发 黄荣裕 谢少和 王天生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该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039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2007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表现产量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其生育期比对照汕优63迟熟3.2d;中感(MS)...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 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晚籼 Ⅱ-32A 株叶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