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烈

作品数:69被引量:1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宋惠民李人毅房彬王倩京云更多>>
相关机构:鲁迅美术学院青岛大学中国美术馆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荣宝斋》《诗潮》《党建文汇(下半月)》《中国书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山黑水间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从国画《八女投江》说起
《党史文汇》2025年第1期64-64,共1页文汇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于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其中,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画家王盛烈于1957年创作的国画《八女投江》(154cm×392cm,见封底,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再现了东北抗联8位女战士在抗争中...
关键词:日本侵略者 东北抗联 东北抗日联军 女战士 九一八事变后 王盛烈 毫不畏惧 民族脊梁 
关东画派的发展研究
《美术文献》2024年第10期38-40,共3页吴钱斌 韩春雨 
关东画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画坛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关东画派集合了东北的自然、文化、社会特点,其核心思想是坚持现实主义题材,关注历史、人生和社会。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关东画派的来源、核心及发展,并列举部分知名画...
关键词:关东画派 发展 王盛烈 
从《八女投江》到《海风》——王盛烈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变
《国画家》2024年第4期91-94,共4页赵豆 
“八女投江”具有重要的史实价值与历史意义,围绕该主题,诞生了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艺术作品,尤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为代表。该作品以质朴而富有力量的艺术语言反映了八女投江的革命壮举,成功塑造了抗联女战...
关键词:王盛烈 《八女投江》 《海风》 优美与崇高 女性形象 
“耕者的信念:王盛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中国现实主义美术发展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艺术工作》2024年第1期126-131,共6页焦琳 王默林 
2023年时值王盛烈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又逢鲁迅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作为校庆系列庆祝活动,2023年10月28—29日,“耕者的信念:王盛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王盛烈素描速写精品展暨中国现实主义美术发展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鲁迅美术学院召...
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 王盛烈 发展与传承 中国当代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 纪念会 学术综述 《八女投江》 
国画作品--《八女投江》
《侨园》2022年第5期42-46,共5页白宇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第四展厅中,悬挂着一幅高2.3米、宽5.6米的国画作品《八女投江》。原作是由中国老一辈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王盛烈先生于1957年创作完成的,馆中展示的是1999年新馆落成时王盛烈应邀再次绘制的复本。
关键词:历史博物馆 王盛烈 美术教育家 九·一八 国画作品 新馆 
从献祭到永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王盛烈《八女投江》的美学阐释
《中国书画》2022年第4期12-15,共4页韩少玄 
题为《八女投江》的中国画,王盛烈创作过两件。第一件创作于1957年,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件为筹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而作,尺幅更大,但是除细节内容,在构图形式等方面基本并没有变化。
关键词:国家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王盛烈 美学阐释 构图形式 中国画 
大道如一——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之路
《文化月刊》2022年第3期162-165,共4页刘舜天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歌颂人民与生命、表现理想与生活的关东画派出现在东北的肥沃土地上。而当今天我们穿梭在东北几代人铸就的工业文明中,在艺术学府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审视和重温这段历史,王盛烈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巨人...
关键词:王盛烈 现实主义 人物画 精神家园 
《群芳献瑞图》
《艺术工作》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张玲 李娇 
潘天寿、赵梦朱、晏少翔、钟质夫、施展、季观之、王盛烈合作1959年纸本设色纵130.7厘米横61.8厘米1959年4月,"潘天寿赴京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归途中被邀去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讲学。"(见《潘天寿艺术活动年谱》,载于《新美术》19...
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 潘天寿 王盛烈 晏少翔 纸本 
“中国化素描”教育百年进程
《艺术品鉴》2021年第8期130-135,共6页郭瑜华 
两次座谈会的召开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得大量西方艺术信息涌入中国,如伦勃朗、埃·博巴、安格尔、列宾等素描大师的技法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的素描作品亦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许多画家也逐渐摆脱单一素描形...
关键词:王盛烈 伦勃朗 拉斐尔 周思聪 林风眠 博巴 刘文西 吴作人 
构筑历史的视觉图景——王盛烈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从《八女投江》谈起被引量:1
《书画世界》2021年第7期16-18,共3页王倩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满怀希望的时代,是一个信念与信仰并行的时代,百废待兴,文艺家们自觉地投入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用各自的方式参与到"旗帜"和"理想"的形象塑造中去.其中,画家们也纷纷以手中的画笔回顾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唱响了慷慨激...
关键词:文艺创作 王盛烈 历史题材创作 满怀希望 形象塑造 中国画作品 慷慨激昂 文艺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