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沦陷时期

作品数:258被引量:18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爽李春燕逄增玉李英武王若茜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东北沦陷时期梅娘的文学创作及其转变
《文学教育》2019年第3期22-23,共2页何爽 
吉林省社科基金博士与青年扶持项目"民族意识与东北沦陷区文学"(2018BS66);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委托项目"伪满时期戏剧生存样态研究"(18wt05)
从《小姐集》到《第二代》,梅娘的创作逐步由"小姐的闺房"扩展至城市生活,怀着深切的同情展现底层小人物的命运,表现出创作上的飞跃及写作风格的成熟。在《鱼》《蟹》中,梅娘逐步走向以女性关怀为主题的创作道路,将女性视角的柔软细腻...
关键词:梅娘 东北沦陷时期 底层书写 女性关怀 
东北沦陷时期女性诗歌创作——以杨絮、蓝苓、但娣为例
《现代交际》2018年第22期76-77,共2页何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委托项目"伪满时期戏剧生存样态研究"(18wt05);吉林省社科基金博士与青年扶持项目"民族意识与东北沦陷区文学"(2018BS66)
东北沦陷时期女作家的诗歌创作是东北诗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杨絮的诗歌多以宽广的胸怀和硬朗之气表现女性的独立与觉悟,跨越生活的小圈子,走进宏大的社会中,书写黑暗现实中的哀愁与坚强,失落与追逐。蓝苓的叙事诗写作精彩,将自己的生...
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 女性诗歌 杨絮 蓝苓 但娣 
异态时空的“声音话剧”:东北沦陷时期的广播剧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6年第9期27-31,共5页何爽 
2015年度吉林省社科基金博士扶持项目"伪满洲国戏剧研究";(编号:2015BS17);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青年项目"伪满时期的广播剧研究"的成果
广播剧是东北沦陷时期新兴的文艺形式。沦陷时期东北各地相继建立放送局,并组建了具有代表性的广播剧团。东北沦陷时期广播剧的发展,既有自身文化建设的需求,也与日伪的文化殖民策略相关,其始终处于日伪文化统治的束缚中,在文学性与政...
关键词:广播剧 东北沦陷时期 殖民地处境 
东北沦陷区话剧主题的多样与流变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4年第10期122-128,共7页李艳葳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伪满报纸文艺副刊与多元文化空间的生成研究"(2014B247)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50、60年代东北沦陷区文学进入研究者视野,80年代重新评价东北沦陷区文学,新世纪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取得丰富收获,但在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北沦陷区话剧研究尚存在许多缺失。到目前为止,有关东北沦陷区话...
关键词:东北沦陷区 话剧研究 东北沦陷时期 沦陷区文学 流变 文学研究 硕士论文 20世纪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民族主义特征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4年第4期120-125,共6页王越 冯雅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伪满时期中国本土作家研究"(2012JD01);哈尔滨师范大学团组项目<报刊传媒和东北现代文学的转型研究>(SYB2014-02)阶段性成果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中国东北地区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地时期,日本殖民者成立伪满洲国并借助该傀儡政权对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殖民与反殖民的矛盾斗争因此成为这段历史的主音,这种斗争表现在政治、...
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 民族主义 中国东北地区 殖民地时期 “九一八”事变 文学 1931年 日本殖民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