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接力系统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李指行陈兆武王子仁姚彦曹裕忠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第四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通信》《中国无线电》《无线通信技术》《电联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基带光纤拉远设计被引量:2
《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第6期113-115,共3页徐晓明 赵清潇 
基带光纤拉远技术相比传统的射频、中频拉远技术,在馈线处理、站址选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TD-SCDMA等3G网络的主要拉远方式。参照3G网络的基带光纤拉远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数字微波接力系统的基带光纤拉远的接口方案,采用高...
关键词:基带光纤拉远 千兆以太网 88E1111 数字微波接力系统 
新标准
《安全与电磁兼容》2009年第6期101-101,共1页
GB 13616—2009数字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此标准参考了国际电信联盟有关建议书中给出的数字微波接力系统相应计算方法与差错性能分配等技术参数,结合了我国现行有关行业技术规范和数字微波接力站的技术特点。
关键词:标准 微波接力系统 技术参数 国际电信联盟 数字微波 环境保护 差错性能 建议书 
浅析卫星地球站上行信号对微波站干扰的计算被引量:1
《中国无线电》2006年第7期47-52,共6页史建军 
关键词:卫星地球站 同频干扰 上行信号 微波站 微波接力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星通信网 计算 卫星通信系统 干扰分析 
交叉极化鉴别率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被引量:4
《无线通信技术》2002年第3期53-55,60,共4页刘德虎 刘卫东 
同频正交极化频率复用技术是提高微波接力系统传输容量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传输系统的交叉极化去耦度 (XPD )及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XPIC)是系统抗交叉极化干扰的主要措施 ,本文列举了工程实测数据从实现方法及对干扰中断率...
关键词:交叉极化鉴别率 交叉极化 干扰抵消技术 同频正交极化 频率复用技术 微波接力系统 传输容量 微波通信 
数字微波接力系统中的交叉极化鉴别率被引量:3
《无线通信技术》2000年第1期1-4,共4页李指行 
本文论述了在数字微波接力系统中交叉极化鉴别率 (XPD)性能劣化的机理和传播模型 ,提供了在多径传播条件下XPD性能的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测得的典型天线的XPD的统计分布。
关键词:微波接力系统 多径传播 交叉极化鉴别率 
雷达干扰对数字微波接力系统的影响
《微波与卫星通信》1998年第3期1-4,8,共5页李指行 
本文论述了雷达系统干扰对数字微波接力系统性能的影响,雷达系统对数字微波系统的最高容许干扰电平的计算和可供选择的减轻雷达系统干扰的方法。
关键词:雷达干扰 微波接力系统 微波通信 
M2000系列SDH微波系统
《邮电商情》1997年第7期18-19,共2页蒋祖仁 
微波PDH(准同步数字体系)通信方式在国际上已有二十多的历程,为微波数字化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各国为了建设宽带ISDN,均在大力研制开发高质量、高可靠、多波道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关键词:SDH微波系统 M2000 微波接力系统 特征曲线 通信系统 抗多径衰落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九十年代 调制解调 主要技术性能 
基带网SDH数字微波中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电联信息》1996年第3期49-51,共3页顾群 熊飞 
关键词:SDH网 光纤传输 微波中继系统 微波接力系统 
走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微波通信技术——同步数字系列(SDH)微波通信系统
《电力系统通信》1996年第S1期47-51,共5页管宁 
介绍同步数字系列(SDH)发展对微波通信技术产生的影响和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发展中SDH微波通信技术应用的现状。
关键词: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同步数字系列(SDH) 微波通信系统 微波通信技术 微波设备 调制解调器 微波接力系统 格状编码调制 交叉极化 误码率 
用于SDH网的微波接力系统的传输特性和性能指标被引量:1
《微波与卫星通信》1995年第3期22-25,共4页李指行 
用于SDH网的微波接力系统的传输特性和性能指标李指行译编者按我刊1995年第1期上已刊出有关SDH系统的第750号建议的译文,为配合“SDH微波通信系统”的研究工作,现刊出第751号建议的译文,为便于对照,刊出译文的...
关键词:SDH网 微波接力系统 微波通信 传输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