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古植物化石

作品数:26被引量: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阎永奎丁保良汪迎平保光谱王毅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安大学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广东地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四川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东烟台前寒武纪微体古生物化石标准化保护研究被引量:1
《大众标准化》2021年第10期246-248,共3页吕宝平 杨丽君 吕泓霖 韩振玉 
烟台地区分布有大面积元古代地层,其中粉子山群和蓬莱群微体古生物化石具典型性。本文通过对化石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确定出保护区评价标准方法和参评标准单元,制定出评价因子标准体系、权重和因子指数,并依据划分标准划定保护区,提...
关键词:微古植物化石 叠层石 孢粉 粉子山群 蓬莱群 标准化 保护 
在新疆阿尔泰首次发现了26亿年冬格列克希里克石英岩
《西北地质》2016年第3期213-213,共1页董增产 陈隽璐 王凯 潘峰 黄博涛 
阿尔泰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呈北西-南东向横跨中、俄、哈、蒙四国.长期以来,阿尔泰造山带是否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问题,始终争议很大.虽然前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而且根据微古植物化石和地层、岩石特征对比研究...
关键词:阿尔泰造山带 石英岩 新疆 微古植物化石 前寒武纪 变质地层 中亚造山带 组成部分 
甘肃省文县关家沟组微古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王瑶培 王昀 苏春乾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项目(6100000620010)
通过对甘肃省文县关家沟组剖面的系统采样,获得大量微古植物化石,鉴定出16个属28个种。依据中国南方及其他地区南华系、震旦系资料,将本区关家沟组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征与峡东、川西北等地区的晚南华世南沱期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进行对...
关键词:微古植物 关家沟组 地质意义 文县 甘肃 
安徽歙县浅变质岩系微古植物化石及其形成时代讨论被引量:1
《铀矿地质》2007年第5期268-274,297,共8页罗能辉 颜铁增 蒋振频 
文章论述了安徽歙县浅变质岩系微古植物化石的产出特点(计有27属40种)和它的时代意义,分析研究了西村组和昌溪组的优势属,分别为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Melanocyillum和Germinosphaera,Leiominu...
关键词:浅变质岩 微古植物化石 中元古代蓟县纪 安徽歙县 
安徽伏川蛇绿岩带发现微古植物化石及时代意义被引量: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颜铁增 许兴苗 朱朝晖 汪建国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1/25万金华市幅(H50C003004)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113000032)资助
本文论述了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带发现的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5属19种)和它的时代意义。经统计优势属有: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Melanocyillum等5属,通过对比和论证,提出了这些化石形成时...
关键词:蛇绿岩带 微古植物化石 蓟县纪 安徽伏川 
中祁连山东段皋兰岩群地质时代的微古植物新证据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05年第2期113-119,i001,共8页闫海卿 钱壮志 刘继庆 焦建刚 肖林 
中国地质大调查研究项目 (J48C0 0 40 0 2 ;兰州市幅 ) (编号 199913 0 0 0 2 18);"中国超大型镍铜铂岩浆硫化物矿床预测研究"项目 (编号 2 0 0 110 2 0 0 0 5 8)资助成果。
厘定中祁连地块褶皱基底的时代 ,对探讨中祁连地块构造属性以及研究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化石依据 ,加上同位素年龄测定受该区岩浆事件扰动的影响 ,中祁连东段褶皱基底皋兰岩群地质时代厘定始终悬而未决 ,...
关键词:祁连山东段 岩群 地质时代 微古植物化石 同位素年龄测定 中祁连地块 证据 区域地质调查 褶皱基底 时代厘定 祁连造山带 等时线年龄 构造演化 构造属性 岩浆事件 岩石组合 地层对比 结合区域 中元古代 兰州市 
甘肃省白银地区皋兰岩群微古植物化石新资料及地层时代再认识
《甘肃地质学报》2004年第1期93-96,共4页柳生祥 雒晓刚 肖林 张学奎 
1∶25万兰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在白银地区的皋兰岩群内采获到以球形藻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其组合面貌特征明显,广泛见于我国长城系,层位稳定。组合中的部分分子尚显示长城纪—蓟县纪生物演化过渡色彩。含化石地层可与兰州兴隆山地...
关键词:皋兰岩群 微古植物化石 再认识 
东昆仑地区万保沟群的解体及早寒武世地层的新发现被引量:38
《中国地质》2003年第2期199-206,共8页阿成业 王毅智 任晋祁 保光谱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20001300010071)
通过1∶5万区调工作,初步查明原万保沟群4个组间均以断层(韧性剪切带)为界面,在空间上呈条带状构造岩片态势展布。经填图发现该群实际上仅由火山岩组和碳酸盐岩组构成。并在火山岩组和碳酸盐岩组中分别获得了(1441±230)MaSm-Nd全岩等...
关键词:东昆仑地区 万保沟群 火山岩 碳酸盐岩 地质填图 早寒武世 微古植物化石 沙松乌拉组 
南秦岭文县地区三河口群微古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中国区域地质》2001年第4期343-347,共5页董瀚 张海峰 肖林 
在南秦岭西段文县北部三河口地区,古生代浅变质沉积岩系三河口群分布广泛,前人将其划分为桥头组、屯寨组和洋汤寨组。在其中部的屯寨组中首次发现了微古植物化石,计30多个种属,时代确定为晚震旦世,为三河口群的划分与解体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三河口群 屯寨组 微古植物化石 文县地区 浅变质沉积岩系 古生代 晚震旦世 
兴梅地区前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丰富微古植物化石的地质意义
《广东地质》2001年第2期55-62,共8页李文辉 
粤东北的梅县、兴宁、蕉岭一带前泥盆纪地层出露较广,自下而上划分为楼子坝组、南岩组、黄连组和林田组。除南岩组外,其余各地层单位均含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划分为Leiopsophosphaera(光球藻)-Trachysphaeridium(粗面球形藻)-La...
关键词:前泥盆纪地层 微古植物化石 地质意义 兴梅地区 林田组 楼子坝组 南岩组 黄连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