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吸管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蔡韶滨唐忠辉林美娜孟君郭月丽更多>>
相关机构: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新昌县人民医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卫生学杂志》《肿瘤学杂志》《体育科研》《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μkiss新型微流控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4年第2期161-161,共1页
据Holler C 2024年2月12日(Nat Methods,2024 Feb 12. doi:10.1038/s41592-024-02177-x.)报道μkiss新型微流控技术,它允许研究人员以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时间精度,将纳米粒子和分子精准地传递到活细胞中。μkiss新型微流控技术利用基于微...
关键词:微流控技术 纳米粒子 微量吸管 活细胞 
血常规检验不同抽血方式知多少
《时尚育儿》2019年第3期100-100,共1页庞春勇 
在常规体检中血常规检验是一项重要的组成,也是最基础的检查项目,其主要是对血液中的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生理指标情况进行反应,与参考值对比后预估疾病是否发生,从而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数据。目前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关键词:常规检验 末梢采血 末梢血 微量吸管 采血部位 
手工白细胞计数操作规范性及技巧性的探究被引量:1
《特别健康(下)》2014年第8期633-634,共2页况利亚 
手工法计数白细胞是一种基础的的计数方法,但其影响因素较多。为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现就此种计数方法操作的规范性和技巧性进行反复实践、探究,总结如下。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 微量吸管 血细胞计数板 规范性 
网织红细胞微量吸管内染色与36°角计数法的研究报告
《浙江实用医学》1997年第5期5-6,共2页陈寅初 王国英 石月萍 
血液在微量吸管内用煌焦油蓝染色37℃15分钟,压片后立即干燥。在目镜内放与园心呈36°角剪去的X光片,计数红细胞,旋转此目镜计数网织红细胞(Rel)。测定50例正常参考值为0.0107±0.00295。该法简便易行,计数速度快,可提高网织红细胞计数...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 染色 细胞计数 
俞氏脚气灵药水的薄层质量控制
《海峡药学》1997年第S1期137-138,共2页刘家承 李开基 苏素莲 
关键词:对照药材 马蹄金 蛇床子素 鸡矢藤 脚气 供试液 泉州市 微量吸管 试验方法 展开剂 
土壤中的氯丹经皮吸收的情况
《环境卫生学杂志》1993年第2期115-115,共1页卫邦栋 
氯丹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杀虫剂。由于它在土壤中的残留性高,目前只用于杀灭白蚁。本研究试图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确定氯丹实际通过土壤经皮吸收的精确剂量,以便评估氯丹对人体的真正危险度。本研究用的土壤样本,按Yolo县土壤样本65-加...
关键词:经皮吸收 丙酮溶液 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 应用剂量 尼亚 上壤 脂溶性 微量吸管 体内研究 
微量末梢血Lps-PHA诊断伤寒的价值
《浙江预防医学》1992年第5期33-32,共2页吕春枝 褚坚 陈祖建 晓琴 
近年来,伤寒Lps-PHA作为伤寒早期快速诊断正在被推广。为对该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采取静脉血、末梢血检测伤寒Lps-PHA抗体进行对照,以探讨采用微量末梢血的可行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 1.标本来源:从我县五凤乡伤寒暴发...
关键词:末梢血 LPS-PHA 早期快速诊断 试验结果 离心沉淀 暴发点 微量吸管 倍比稀释 指端 流行区 
蒸馏水法测定血红蛋白的实验研究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102-106,共2页李范 于桂英 张玉凤 
目前测定血红蛋白的光电比色法多采用国际上的标准方法氰化膏铁血红蛋白法(简称HiCN法)。但是由于HiCN法中的氰化物对人体有害,试剂在室温中不易保存,废液又可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改用蒸馏水代替氰化试剂,克服了上述缺点,又不需配制试剂...
关键词:光电比色法 温中 试验结果 标准曲线 微量吸管 正常参考值 蛋白浓度 线性范围 参考液 光密度值 
氨基酸的两性游离和等电点实验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0年第4期240-240,共1页韩红 汤秀玉 
为了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能较直观地理解氨基酸的两性游离和等电点的含义,我们设计了一个简便易行的醋酸纤维薄膜氨基酸电泳,通电后只需5~10min,经显色后即可观察结果。现介绍如下。一、器材电泳仪,电泳槽,电吹风或烘箱,醋酸纤维薄膜(...
关键词:等电点 电泳槽 点样 磷酸盐缓冲溶液 缓冲液 等量混合 微量吸管 一条线 静电荷 精氨酸 
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技术及有关注意事项
《肿瘤学杂志》1989年第4期40-43,共4页桑肇瑞 
免疫组织化学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其操作技术与病理外检常规工作不尽相同。故将我科开展此项技术一年多以来的点滴经验体会介绍如下,供初次开始此项工作时之参考。我们选用目前最实用的 PAP 和 ABC 法。按下列程序操作:(一)PAP 法①...
关键词:操作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 石蜡切片 程序操作 工作浓度 阴性对照 冲洗法 假阴性结果 贴剂 微量吸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