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事件

作品数:371被引量:39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金明张宇哲黄小琳周大胜叶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金融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瑞信巨额罚单成因剖析
《中国金融》2024年第4期78-79,共2页苏如飞 
美东时间2023年7月24日,瑞士信贷(以下简称瑞信)因2021年3月美国阿古斯资本公司(以下简称Archegos基金)违约事件中存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控缺陷等多项违规,被美国、英国、瑞士三国监管部门联合采取执法行动,共罚3.87亿美元。167年历史...
关键词:违约事件 成因剖析 瑞信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瑞士信贷 阿古斯 ARC 监管部门 
疫情冲击下的中资美元债市场被引量:2
《中国金融》2021年第7期61-63,共3页常殊昱 
2020年,中资美元债市场在一年内先后遭遇境内外两轮风险冲击。2020年上半年,美元流动性危机冲击中资美元债市场,冲击覆盖到一级、二级两个市场。2020年下半年,境内公司债市场中一些信用违约事件出现跨市场传染现象,离岸美元债券的违约...
关键词:美元债券 危机冲击 中资 美元流动性 公司债市场 大幅波动 信用违约事件 风险冲击 
新发展格局下的信用风险防范
《中国金融》2021年第3期60-61,共2页袁海霞 
2021年开年前三周,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接近500亿元,尽管相比于2020年11月、12月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相对较高水平。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居高不下的背后,反映了大型国企超预期违约事件发生后市场谨慎情绪的余波对债券发行...
关键词:发行规模 违约事件 债券市场 债券发行市场 大型国企 信用风险防范 化解机制 信用债 
推进终止净额结算机制
《中国金融》2019年第21期26-27,共2页年利达律师事务所课题组 廖振璋 张晞 黄巍 周颖 
所谓终止净额结算(Close-out Netting),是指在合同存续期间内,如果一方发生包括破产在内的违约事件,守约方有权提前终止合同涵盖的所有交易,在计算每个被终止交易的盈亏后进行轧差计算,最终确定应由一方支付给另一方的单一金额(即净额...
关键词:场外交易 金融衍生品 违约事件 存续期间 净额结算 提前终止 集中清算 合约 
理性看待应收账款融资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19年第15期61-62,共2页李育峰 
近期市场上陆续爆出的违约事件,将应收账款融资推上了风口浪尖。市场议论纷纷,甚至出现了对应收账款融资的质疑。那么应收账款融资到底应不应该坚持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应收账款融资风险事件?如果要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应该如何有效...
关键词:应收账款融资 理性 违约事件 风险事件 控制风险 市场 
中民投债务违约启示
《中国金融》2019年第9期91-92,共2页常凯文 田晓林 
2017年以来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出现多起信用违约事件。2018年上海华信、永泰能源、新光控股等企业都发生了违约事件。而在2019年伊始,一笔30亿元到期债券的技术性违约,将中民投(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动性危机暴...
关键词:债务违约 中国金融市场 违约事件 流动性危机 因素影响 财务报表 盈利状况 技术性 
诚信,还是公平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19年第5期103-104,共2页马荣伟 
近年来,全球经济问题频现,国内经济也面临巨大挑战,导致金融投资市场上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在过去的2018年里,无论是提起诉讼还是提交仲裁的金融投资案件数量和金额都呈爆发式增长。
关键词:诚信 公平 金融投资 爆发式增长 经济问题 国内经济 违约事件 投资市场 
当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问题被引量:4
《中国金融》2018年第21期29-31,共3页明明 周成华 
今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韧性在投融资增速低迷的背景下愈发受到政策和市场关注。消费端增长乏力、对外贸易面临重重阻碍,更为经济前景罩上一层薄雾,而企业信用违约事件屡发加速了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形成宏观、微观双层次的悲观...
关键词:机制问题 利率传导 宏观经济运行 对外贸易 经济前景 风险偏好 违约事件 企业信用 
债市违约的影响及研判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18年第13期69-71,共3页王庆华 
2018年以来,国内债券违约事件频发引发市场普遍关注,本轮违约潮在“去杠杆、强监管”的大背景下与过往表现明显不同。
关键词:违约事件 研判 债市 市场 债券 
审慎微调有效应对风险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18年第13期74-75,共2页陈兴动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市场上存在不同的解读。部分经济学家将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归咎于金融去杠杆过程中金融监管过度导致的信用紧缩;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再融资的困难以及信用违约事件的增多是控制金融风险及...
关键词:金融风险 微调 中国经济 金融监管 经济学家 经济增速 增长转型 违约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