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缺失

作品数:16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东卿孙秉基王印其张丽燕李楠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针灸》《黑龙江中医药》《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空军航空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长期症状患者嗅觉、味觉缺失的针药结合论治探讨
《空军航空医学》2024年第2期191-193,共3页邢庆昌 张向阳 王卫卫 
嗅觉、味觉缺失为常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长期症状,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且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笔者认为嗅觉缺失的中医病机为脾肺气虚、鼻窍不通,味觉缺失的中医病机为心肺气虚、湿热困脾,根据相...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嗅觉缺失 味觉缺失 针刺 中药 
黄连温胆汤治疗焦虑症伴味觉缺失
《光明中医》2024年第5期997-999,共3页陈智慧 余瑞润 黄奕民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的《六因条辨》,具有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因其配伍得当,用药精良,后世医家对其适应证进行了推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多应用在以失眠、抑郁焦虑为主的神经-精神系统,以“痰火”为核心病机。此...
关键词:焦虑症 味觉缺失 黄连温胆汤 医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味觉改变的研究进展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3年第8期6-9,共4页高玲玲 
味觉改变是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但易被临床忽视。该文主要就味觉改变的定义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味觉改变的时间、原因、评估方法、预防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展临床护理及...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味觉改变 味觉缺失 味觉减退 味觉不良 味觉倒错 幻味觉 
味觉缺失案被引量:2
《中国针灸》2021年第5期582-582,共1页罗冠宇 李建强(指导) 
患者,男,56岁,日本人,于2019年3月26日就诊。主诉:酸、甜、咸三味感知缺失10年余。现病史:翻译代诉: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味觉缺失,仅能感知苦味、辛味,酸、甜、咸三味均无法感知,余无特殊不适。曾于日本当地医院就诊,相关感染指标等实...
关键词:味觉缺失 针灸 焦氏头皮针 八脉交会穴 
以嗅觉、味觉缺失为临床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例被引量:1
《上海医学》2020年第10期581-583,共3页胡晨波 严天龙 张金香 唐华 刘纬 张敏 周里钢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PWRd2018-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症状多变,发热、干咳、呼吸困难是其主要症状。最近在COVID-19患者中发现有嗅觉和味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并推测口腔和鼻组织可能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细胞。现报告1例仅有轻微发热和味觉、嗅觉缺失症状,而...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味觉障碍 嗅觉障碍 
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干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护理学杂志》2020年第12期99-102,共4页张婷婷 张丽燕 
阐述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的类型、影响因素、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高危人群预防性干预、自我管理教育、药物干预),认为现有研究的干预措施主要局限于患者自我管理及相关教育,主观性较强,且研究设计不严谨,已有...
关键词:肿瘤 化疗 味觉改变 味觉缺失 味觉减退 味觉不良 味觉倒错 幻味觉 
姚乃礼从心脾论治味觉缺失验案一则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5期701-703,共3页王少丽 白宇宁 倪媛元 刘震 姚乃礼(指导) 
味觉缺失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正规的预后和控制措施,多以营养神经类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味觉缺失常见的原因有年老、口腔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锌元素缺乏等,但抗生素不良反应导致味觉缺失病例临...
关键词:味觉缺失 舌不知味 从心脾论治 姚乃礼 
补肾通络法治疗味觉缺失验案1则被引量: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第86期249-250,共2页蒋宏亮 刘华蓉 
治疗老年人味觉缺失的临床报道不多,刘华蓉医师按照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杂病思路,采用补肾通络,兼顾五脏之法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味觉缺失 补肾养阴 活血通窍 补肾通络 兼顾五脏 刘尚义 
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味觉缺失1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第99期251-251,共1页屈尧尧 王卫强 
味觉缺失在临床上也不多见。针灸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本人导师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味觉缺失一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醒脑开窍 味觉缺失 针刺 
特比萘芬致味觉丢失1例被引量:2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第21期1875-1876,共2页何谦 陈姚 李尧 冷容 费小凡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右脚大拇趾趾甲甲盖出现斑点、甲沿增厚1年余。病甲真菌镜检阳性,结合临床诊断为甲真菌病。予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250mg,qd,口服16周,嘱其中午或晚饭中口服,以便于吸收。服药6周时...
关键词:特比萘芬 味觉缺失 不良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