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大气环流

作品数:65被引量:121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孙照渤徐海明杨修群闵锦忠何金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科学》《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大气科学学报》《Science Bulletin》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秀科学家精神专题宣传——叶笃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叶笃正开拓大气科学新领域叶笃正(1916年2月一2013年10月),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大气Rossby波能量频散、大气环流动力学、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突变、大气阻塞高压动力学、大气中的地转适应过程、青藏高原气象学及全球变化等多个领...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笃正 气象学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东亚大气环流 大气科学 创新性成果 开创性研究 
热带大西洋对东亚气候的影响
《农业灾害研究》2022年第11期1-3,共3页王健博 李婧语 蔡金波 
运用Hadley中心资料,对1980—2015年间热带大西洋平均海温进行EOF分析。通过对其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和时间系数图的分析,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做出对应正相关年与负相关年的东亚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距平与800 hPa年平均环流场图。通...
关键词: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 东亚大气环流 海气相互作用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开拓者叶笃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叶笃正先生,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大气Rossby波能量频散、大气环流动力学、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突变、大气阻塞高压动力学、大气中的地转适应过程、青藏高原气象学及全球变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200...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笃正 现代气象 气象学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东亚大气环流 创新性成果 热力作用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被引量:1
《气象科学》2020年第3期285-293,共9页加孜拉·索力提肯 江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430428)。
使用1960-2015年6-10月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借助相关性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耦合场分离方法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热带气旋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热带气旋活动增强...
关键词:大气环流 热带气旋 相关分析 耦合场分离方法 
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热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被引量:1
《热带气象学报》2018年第5期645-656,共12页刘佳伟 徐海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77;41490643)资助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国地面降水资料、全球海温(SST)和降水资料研究了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大气热源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热源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海洋性大陆热源同时存在明...
关键词:西太平洋 海洋性大陆 大气热源异常 中国降水 东亚大气环流 WALKER环流 
“丝绸之路”模态与东亚夏季环流的关系被引量:1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8年第3期10-17,共8页李艳 张英华 郑凤魁 袁有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5051)资助
基于1979—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即SR)模态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SR模态正异常年,200 hPa亚洲急流在东亚地区比较弯曲,在中国新疆和环渤海地区500 hPa上分别有一个高度...
关键词:“丝绸之路”模态 东亚大气环流 亚洲急流 降水 位涡 
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20
《大气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186-197,共12页李丽平 周林 俞子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30425);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2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DA)
利用1981—2013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及NOAA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华南前汛期降水在1992前后发生由异常偏少转为偏多的显著年代际转折,最显著...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 降水 年代际异常 东亚大气环流 南太平洋海温 
厄尔尼诺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年际变异的影响: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作用被引量:6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5期544-553,共10页张人禾 闵庆烨 苏京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CB453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61144017)资助
就有关厄尔尼诺通过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年际变异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回顾,说明了与厄尔尼诺相关联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形成机理以及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影响的物理过程.厄尔尼诺盛期时,热带西太...
关键词:东亚大气环流 中国降水 厄尔尼诺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 
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型的影响被引量:24
《高原气象》2017年第1期13-23,共11页张长灿 李栋梁 王慧 戴逸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109;41305080);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202)
利用青藏高原70个常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观测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计算的1982-2012年逐月地表感热通量资料和1951-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160个站的夏季降水资料,以及NCEPⅠ再分析数据集,通过EOF、SVD等数理统计...
关键词:高原感热 雨带类型 东亚大气环流 
2015/2016和1997/1998超强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比较被引量:11
《大气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835-844,共10页郭栋 王琳玮 李震坤 苏昱丞 覃皓 黄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41042;41675039;41305039;41375047;41305079;9153721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El Nio可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遥相关型影响东亚季风,进而影响中国气候,是中国短期气候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之一。典型的El Nio事件通常在春、夏季开始,在秋、冬季成熟,在下一年的春、夏季消退,考虑到海—气作用的滞后效应,El Nio事件...
关键词:EL Nino衰减年 东亚大气环流 中国降水异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