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金融危机

作品数:727被引量:76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谷源洋钟伟林毅夫江瑞平孙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东亚金融危机:来自知识经济的挑战被引量:3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期52-56,共5页伞锋 
东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刻长远的。本文认为,对其形成根源的研究,不能脱离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正在兴起这一时代背景。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一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导致其大规模传...
关键词:东亚金融危机 知识经济 信息 通信技术 
赢家,输家,还是有赢有输?——评中美日三国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得失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7期38-41,共4页翟丰玉 
从东南亚开始的这场金融危机波及面很广,其影响大大超出了我们当初的预料,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地缘格局。本文对比讨论了中美日三国在危机中的得失。截止目前,似可以认为,美国得大于失,日本失大于得,中国有得有失。中国政治...
关键词:东亚 金融危机 中国 日本 美国 
东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开放政策被引量:1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7期31-33,共3页戎殿新 
东亚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这场危机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但不能说经济全球化是其根源。西方国家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获益最多,它们对旧秩序存在的问题应负主要责任。
关键词:东亚 中国 开放政策 金融危机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的新问题和引起的新变化被引量:4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7期27-30,37,共5页陶坚 陈凤英 
东亚金融危机之所以被称为“二战以来亚洲最严重的危机”,在于它导致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政策思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折性变化。它对国际金融体制、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力量格局的冲击之强烈,使之成为继90年代前苏东计划经济体制...
关键词:东亚 金融危机 政策调整 国际经济环境 
“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研讨会”发言摘登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7期10-26,共17页
“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研讨会”发言摘登【编者按】历时一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东亚模式进行深入的反思。由东亚金融危机引发的关于东亚模式的讨论,不仅是关系到东亚如何摆脱危机及其发展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发展中国家在全...
关键词:东亚 金融危机 韩国 金融问题 日本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被引量:12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6期13-17,共5页李晓 
东亚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条件下以货币、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危机。它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因素。东亚国家能否最终摆脱危机,再现经济高速增长,关键在于能否借这次危机进行深...
关键词:东亚 金融危机 制度调整 货币危机 经济全球化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6期18-21,共4页雷达 赵靖 
东亚金融危机是结构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危机的爆发符合经济学的一般逻辑。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它符合工业化市场取向的转型逻辑、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和发展经济学的逻辑。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东亚金融危机的爆...
关键词:东亚 金融危机 经济学分析 结构性过剩 资源配置 
从东亚金融危机看世界经济的体制性问题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5期19-22,共4页刘劲松 
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体制的缺陷造成的。文章分析了七个方面的体制性缺失。发达国家不应幸灾乐祸,应该同发展中国家同舟共济,及时改造旧有经济体制,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金融体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 东亚国家 经济体制 
从东亚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货币合作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4期39-44,共6页孙杰 
韩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展开了大规模的援助行动,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贷款条件性提出的严厉的经济调整方案一时也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话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利弊分析以及对国际货币合作的思考。
关键词:东亚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合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