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热红外异常

作品数:20被引量:33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强祖基张元生徐秀登田秀丰张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国家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海峡科学》《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学报》《地震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兰州地震研究所青年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与震级定量关系的统计研究被引量: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8年第7期743-747,759,共6页李治 曾佐勋 王杰 柴锡炯 王逸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30206)~~
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的实际应用及大量震例归纳结果表明,强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存在不同程度的亮温异常,且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多表现为增温条带的出现或者大面积的不规则分布。在研究热红外异常临震预测中重点关注热红外异常与震级的关系,...
关键词:热红外 遥感 地震 震级 
云南彝良5.7级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被引量:24
《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第1期171-176,共6页张璇 张元生 魏从信 田秀丰 冯红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9B04);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青年基金(2011Q04)
针对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5.7级地震前在震中区附近出现的大面积热红外异常,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E红外遥感亮温资料,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次地震发生前一个月震源区附近存在明显的热异常区域,并且随着时间...
关键词:云南彝良5 7级地震 静止卫星 热红外遥感 亮温变化 相对功率谱 
应用卫星热红外技术预测台湾海峡油气资源远景之研究
《海峡科学》2011年第4期3-8,共6页王洪涛 郑师春 强祖基 
福建省科技委员会(厅)资助自然科学基金(94010号)所取得成果之一
首次应用卫星热红外技术研究海峡油气资源区空间分布,并结合台湾石油勘探资料,探索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与油气资源的内在相关性,以及评估该区油气资源的远景。
关键词:海峡裂谷构造 油气沉积建造 卫星热红外异常 油气远景评估 
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测中应用的现状被引量:10
《华南地震》2010年第2期26-35,共10页叶秀薇 黄元敏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B37201010);"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O1B03-04-06)
概述了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的历史及发展概况,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异常现象的发现、异常现象总结、机理研究以及异常提取方法改进;并进一步概括了目前各异常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关键词:地震预测 卫星热红外异常 卫星遥感 研究进展 
汶川M_S8.0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被引量:6
《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第11期55-55,共1页魏乐军 郭坚峰 蔡慧 强祖基 
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编号:06701)资助。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本课题组迅速开展工作,对收集的FY-2C红外-波段(10.3~11.3μm)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以期查明震前是否存在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根据对2008年2月21日至5月12日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
关键词:卫星遥感图像 热红外异常 地震前 汶川 卫星热红外 增温异常 异常现象 地震发生 
卫星热红外异常——四川汶川Ms8.0级大地震的短临震兆被引量:38
《地球学报》2008年第5期583-591,共9页魏乐军 郭坚峰 蔡慧 李海兵 强祖基 
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编号:06701)资助
利用我国FY-2C红外一波段(10.3~11.3μm)的卫星遥感图像,通过解译和研究,发现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前,就出现了明显、孤立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其异常现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①震兆出现早:即在2008年3月18日(震前55d),就...
关键词:汶川 地震 预测 地应力 卫星热红外 短临震兆 
汶川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与云异常现象被引量:22
《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32-36,共5页吴立新 刘善军 陈云浩 马保东 李玲玲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0525414)
对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前20d内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和电视云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震前20~8d,青藏高原东缘出现了源于印度板块、紧邻汶川的北东向近3000km长的条带状高温异常;震前5~1h,电视云图显示震中龙门山断裂带及青藏高原东昆仑断裂...
关键词:地震 卫星热红外图像 电视云图 地震前兆 
临震卫星热红外异常的机理分析被引量:6
《科技导报》2007年第6期38-42,共5页徐秀登 徐保华 马未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101)
围绕卫星红外异常预测地震方法的理论基础——临震红外异常的成因机制问题,简介前人基于实验的各种假说;结合红外遥感和地面观测实际进行验证和评述;从红外遥感理论依据——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出发加以分析,针对临震热红外异常出现时...
关键词:临震 热红外异常 成因机理 地震遥感 
地震预报的新方法、新途径被引量:11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王贵武 唐伶俐 姜小光 
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一直是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介绍了几种地震预报的新方法、新途径,包括:卫星热红外异常法、地震云法、磁暴二倍法、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法等。对各种方法,特别是涉及遥感应用的地震预报方法的机理及其优缺点进...
关键词:地震预报 卫星热红外异常 地震云 磁暴二倍法 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 
卫星能预测地震
《语文新圃》2005年第10期25-26,共2页刘庆声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数不胜数。每次地震都会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如果能成功地预测地震,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就会减到最小。但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的预测逐渐成为可能,尤其航天技术的发...
关键词:地震预测 大地震 地震预报 地震监测 卫星热红外异常 航天技术 高新技术 航天站 地震短临预报 地震前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