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大豆

作品数:48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荣张忠武张海树王玉兰耿智德更多>>
相关机构:江安县农业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农业科技》《云南农业》《热带农业科学》《农民致富之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省泸水市冬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被引量:1
《热带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李彦 杨梅 李虔 巴慧兰 
对10份大豆新品种进行冬季田间种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在云南省泸水市种植的冬大豆品种。每个品种的小区面积10 m^(2),种植密度1.8万株/亩(1亩≈667 m^(2)),以本地品种作为对照(CK),对9个大豆新品种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比较。...
关键词:泸水市 冬大豆品种 筛选 
桑园套种大豆技术
《致富天地》2021年第6期66-67,共2页
桑园套种大豆技术有利于提高桑树固氮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亩产值。该技术宜秋播或冬播,晚秋大豆于8月上旬播种,冬大豆于12月中旬播种,以不影响蚕茧生产为宜。一般选用生育期为110~140天的大豆种子,等行种植的桑园建议选用耐阴品...
关键词:蚕茧生产 固氮能力 大豆种子 桑园套种 冬大豆 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强冬大豆技术栽培 确保冬大豆优质高产
《四川农业科技》2018年第6期21-22,共2页向平蓉 
冬大豆种植面积在川中地区逐年增长,由于栽培技术不到位,导致产量不高、品质不佳。加强冬大豆技术栽培,确保冬大豆优质高产。
关键词:冬大豆 技术栽培 优质 高产 
冬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被引量:1
《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24期134-134,共1页李昕 程道辉 李黎 
间套作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地生产能力的集约化和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农作物间作是指在同一个地块或者同一个生育期内,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长发育时间相同或相似的农作物.
关键词:种植技术 间套作 冬大豆 土地资源 光照资源 套作技术 农业栽培 生产能力 
对八嘎乡发展冬大豆生产的思考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年第2期53-53,共1页黄仕文 
冬大豆是八嘎乡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力发展冬大豆生产是八嘎乡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针对冬大豆生产现状,详细探讨了冬大豆制约因素,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全乡发展冬大豆生产及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八嘎 冬大豆 发展 对策 
冬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年第1期40-40,共1页杨佩 杨洪 
大豆又名黄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也极为丰富。实践证明,在人多地少的川中丘陵地区特别适宜冬大豆与其他作物间套作种植。一是大豆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小气候条件,合理利用地力、空间和...
关键词:种植技术 冬大豆 间套作 丘陵地区 粮食作物 合理利用 小气候条件 生长季节 
田坎冬大豆种植技术
《乡村科技》2016年第26期7-7,共1页张燕 
冬大豆生长周期长,营养丰富,用其磨制的豆腐鲜嫩可口,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开发田坎土地资源种植冬大豆,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基于此,详细探究田坎冬大豆种植技术。
关键词:冬大豆 田坎 种植技术 
西双版纳州冬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种子科技》2016年第10期120-121,123,共3页殷良芳 
为筛选适宜西双版纳冬季栽培的大豆品种,2013年12月,对引进的17个大豆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03306、03307和03309比其他参试品种长势好,表现株型高、枝叶茂盛,折合产量分别为154.5 kg/667 m2、144.0 kg/667 m2和119.5 kg/667 m2。...
关键词:大豆 品种 试验 
桑园间套种冬大豆栽培技术被引量:1
《云南农业》2016年第3期27-29,共3页杨涛 
桑园间套种冬大豆不仅具有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蚕农增收,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优点,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保障蚕茧质量和产量。结合墨江县生产实际,提出桑园套种冬大豆技术要点,旨在为桑园套种冬大豆提供技术...
关键词:冬季桑园 间套种 桑园管理 冬大豆栽培 
丘陵地区冬大豆间、套作栽培的技术建议
《四川农业科技》2016年第3期24-24,共1页杨佩 任遥 
大豆又名黄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也极为丰富。实践证明,在人多地少的川中丘陵地区,大豆的核心栽培方式是与其它作物间、套作种植。
关键词:冬大豆 间、套作栽培 技术建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