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互渗

作品数:53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爱军赵俊玲李道新郭志云方长安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文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跨媒介实践与文学的形式探索——“十七年”小说的电影改编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3期36-44,共9页王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0CZW04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经验与新时代文学批评精神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BZW1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1949—2009)”(项目编号20&ZD2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电影艺术在"十七年"被视为叙事性文学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小说改编为电影极大地提高了文艺传播效能,拓展了读者接受群体。改编中的审美元素消长融入了意识形态特质,叙述视角、叙事情感及叙事语言的转换呈现的是当时文学特有的审美风尚...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电影改编 文体互渗 形式探索 
试论报告文学的发生被引量: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1期121-134,共14页丁程辉 
左联成立前后,西欧的报告文学(Reportage)经由日本这个中转站而被引入中国。左翼作家们的理论引介、左联倡导的工农通信运动、外部社会的剧变为报告文学在中国的萌发提供了不同动力,也共同塑造了报告文学的内核:"真实性"。"真实性"不仅...
关键词:报告文学 工农通信运动 文体互渗 真实性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文体互渗现象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9期24-32,共9页王爱军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研究>(项目号:15BZW139)研究成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主要表现为传记、速写、报告、评书等去诗意化文体向现代小说的渗透,构成了独特的叙述范式:单一叙述视点、封闭式结构、大众化语言。其不仅映现了此一时期的主体情怀,而且烛照了特殊时期的社会内...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 文体互渗 合理性 社会图式 
现代小品文文体生成之媒体成因探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184-192,共9页雷世文 
以报纸副刊、杂志为代表的传播媒介的大量出现是中国现代小品文兴盛的重要成因。传播媒介不但促成了类型多样的小品文的大量出产,而且促成了专栏文体的诞生和成熟。现代小品文在文体体制特征、艺术趣味、语言风格等方面无不与传播媒介...
关键词:小品文 媒体成因 文体互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