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所

作品数:299被引量:26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寅赵稀方赵京华张颐武程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们文学所的年轻人
《现代青年》2023年第8期89-90,共2页霍艳 
一提到“学者”,人们眼前总会浮现一种刻板印象:枯燥乏味、严肃专注,又难以沟通。我的单位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却聚集了一批有意思的年轻人,他们风趣幽默,富有激情,在研究中彰显着个性和态度,又在生活中展露出可爱的一面。他们是令人尊敬...
关键词:风趣幽默 刻板印象 富有激情 年轻人 有意思 枯燥乏味 
我在文学所二十年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7期120-126,共7页高建平 
我是1997年7月从瑞典留学回国,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到2017年3月退休,在文学所工作了整整20年。在这个集体中,经历了很多事,结识了很多朋友,面临过很多挑战,更有很多收获。一个机构,具有自身的文化,个人往往是与这种机构文化...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共同成长 文学所 退休 二十年 
中国古典文学所见法理命题论析--基于《西游记》的分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71-175,共5页蒋海松 程子豪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民法典民族性表达与制度供给研究”(21JDZ033)阶段性成果。
法理是法学研究的中心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统摄性。法理存在于历史传统之中,文学作品也是法理的重要载体。古典小说《西游记》堪称法律文化宝典,富含法理思想。在《西游记》中,神话人物动辄援引律条,“法度”“天条”“天理”“家...
关键词:《西游记》 法律与文学 法理 法律与道德 权利 
《不怕鬼的故事》的编辑、出版和传播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108-124,共17页费冬梅 
1961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奉毛泽东之命集体编写了一本古典文学选本《不怕鬼的故事》,此书的编辑和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在60年代影响极大。参与编写此书的有文学所众多知名学者,如何其芳、钱鐘书、陈友琴、王伯祥、余...
关键词:《不怕鬼的故事》 毛泽东 文学所 何其芳 
董乃斌先生学术生涯六十载:渊源脉络、理论特征与治学品格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3期13-19,共7页刘志强 
董乃斌先生已年登八秩,从事学术研究也已有六十年的时间,以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知名于学界,学术成果丰厚,学术贡献良多。按时间脉络回顾董先生的研究,重点大致集中在五个方面。具有理论性是董先生的重要学术特征。“诚”“韧性”和“...
关键词:董乃斌 文学所 李商隐 文学史学史 叙事传统 
《不怕鬼的故事》的编辑、出版和传播被引量:2
《东吴学术》2021年第5期103-121,共19页费冬梅 
1961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奉毛泽东之命集体编写了一本古典文学选本《不怕鬼的故事》,此书的编辑和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在60年代影响极大。参与编写此书的有文学所众多知名学者,如何其芳、钱锺书、陈友琴、王伯祥、余...
关键词:《不怕鬼的故事》 毛泽东 文学所 何其芳 
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严家炎先生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讲座
《南方文坛》2021年第2期46-55,共10页刘晓宇(整理) 李建军 严家炎 刘跃进 黎湘萍 董炳月 赵稀方 吴光兴 陈定家 张重岗 陆建德 施爱东 谭佳 彭明哲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第一会议室时间:2020年10月13日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主讲人:严家炎主持人:李建军与谈人:刘跃进、黎湘萍、董炳月发言嘉宾:赵稀方、吴光兴、陈定家、施爱东、张重岗、谭...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 严家炎 李建军 精神出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 赵稀方 刘跃进 文学研究所 
裕固族民间文学所见多元宗教意蕴被引量:4
《河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8,共8页屈玉丽 杨富学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敦煌写本所见东西方文学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9CZW03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198)。
裕固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宗教意蕴浓厚。今天的裕固族人口虽然较少,但其历史悠久,文化昌明,历史上曾先后信奉多种宗教,原信奉萨满教,后又皈依摩尼教、景教、佛教等。诸多宗教中,萨满教的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巨大,至今不绝。而摩尼教和佛...
关键词:裕固族 多元宗教 民间文学 
我在文学所的日月
《传记文学》2020年第4期76-91,共16页蒋寅 
2019年6月我正届还历之年,如果一直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在已是荣休之人。每天悠闲地读一些喜欢读的书,写一些想写的文字。每年以老干部的身份去所里一次,听听通报全院发展的大好形势,再和古代室新老同人聚一次餐,聊慰契阔之...
关键词:清代诗学研究 华夏民族 唐代文学研究 王渔洋事迹征略 大历诗风 大历诗人 《谈艺录》 清诗话 《清诗话考》 傅璇琮 
论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文学所呈现的现实与理想
《中国蒙古学(蒙文)》2020年第2期50-55,共6页包英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