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

作品数:767被引量:1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彤李华杨毅姚志伟肖中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诉讼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整治“诬告” 营造良好环境
《上海人大月刊》2018年第11期46-46,共1页陈啸 
最近,一篇《干部被举报侵占公款,上海金山纪委出面澄清:没有的事》被多家门户网站转载.通过搜索关键字“纪委澄清”,笔者发现不仅上海的纪检部门在这样做,全国多地的纪检机关都在为遭受不实举报的单位和个人澄清正名,为干事创业有担当...
关键词:良好环境 诬告 整治 门户网站 纪检部门 纪检机关 澄清 关键字 
“诬告女”沉默了
《环球人物》2018年第6期9-9,共1页
近日,韩国越来越多遭受性侵的当事人反而被侵害人起诉诬陷,愈发严重的“逆起诉”现象可能会使受害者重新回归沉默。如今,愿意到法庭说出被性侵的受害者只有1.9%。对此,韩国检察机关负有一定责任。
关键词:沉默 诬告 检察机关 受害者 侵害人 当事人 起诉 韩国 
诬告不成反戍边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7年第11期22-22,共1页余显斌 
李世民登基后,秦王府的旧人一个个喜笑颜开,有些人甚至横着膀子走路,其中就有骁将高甑生。公元643年,面对吐谷浑的一再挑衅,李世民大怒,决定给予回击,任用李靖为统帅,大举进攻吐谷浑。
关键词:戍边 诬告 李世民 吐谷浑 
浏览
《刊授党校》2017年第8期7-7,共1页
诬告的负效应诬告之风不除,危害极大。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告诫全党,要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其中提到了“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诬告不得人心,特别是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在“打虎拍蝇”、
关键词:浏览 诬告 负效应 总书记 习近平 反腐败 
诬告
《小读者》2017年第16期62-62,共1页
张三和李四是同事。一天,两人扭打着到了公安局。张三对警官说:“昨天晚上,家里的灯都熄了,我突然听到扭打声。于是,跳下床出去看个究竟,正撞上一个人从我女儿的房间里跑出来,窜下楼梯去了。我跟在后面猛追,当那人跑到街口时,...
关键词:诬告 公安局 警官 
诬告
《中国故事(传统)》2017年第8期5-23,共19页晓寒 
快要下班的时候,局长打来电话说:“司徒,你到我这来一下。” 他的第六感觉告诉他,这一定与他晋升副处调的事有关。局长的办公室在楼上,他上完第一节楼梯的时候,兜里的手机响了,是老婆的号。往常这个时候,老婆总是吩咐让他下班...
关键词:诬告 办公室 局长 电话 
诬告的负效应——谨防监督权利异化
《人民论坛》2017年第19期10-11,共2页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诬告之风不除,危害极大。特别是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在"打虎拍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同时,更要遏制诬告之风,为那些敢抓敢管敢干的干部在遭受诬告时提供保护。同时,对于诬告他人、无中生有、造谣生事的人,一定要勇于亮剑。反腐败...
关键词:诬告 负效应 反腐败斗争 国家宪法 干部工作 党纪国法 禁止性规定 从严治党 
谢济世:屡次被诬告,虽九死不悔
《廉政瞭望》2017年第13期50-51,共2页何木风 
倘若将历史上被诬陷者做一个大排名,清朝中叶的御史谢济世必列三甲。其被诬陷的数量之多可谓史无前例。他一生曾被多次诬告,所导致的九年流放、一次陪斩、三年牢狱之灾,让我们感叹苍天以万物为刍狗的现实。
关键词:诬告 济世 御史 流放 
诬告
《中国铁路文艺》2017年第6期4-21,共18页晓寒 
错综复杂的场面,和不断翻新的故事纠葛,搞得人一头雾水,论其艺术的表现,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的功底。在当今社会,围绕着干部的升迁,最能反映出腐败的根本,本来一件不复杂的人事转正的事情,因为官场的腐败,因为体制的弊端,而造成...
关键词:诬告 腐败 干部 人事 官场 
由一起诬告陷害案浅析刑事拘留的规范运用
《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8期28-29,共2页林致远 梁毅 
刑事拘留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的侦破有着重要作用,是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临时性强制措施,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刑事拘留缺乏一定的法律监督,相关的立法及适用规定也不够完善,导致侦查机关缺乏规范意识,对该措...
关键词:刑事拘留 法律监督 规范运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