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霜

作品数:1034被引量:1535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小松程琳张波鲁墨森王淑贞更多>>
相关机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技术与装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朔城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年第17期18-20,共3页王润英 
一、朔城区基本概况 朔州市朔城区地处雁门关外,辖4个街道、2个镇、9个乡、301个行政村,人口5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7万人,耕地面积6.67万hm2。境内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三面环山,中部为盆地。属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
关键词:玉米地 雁门关外 寒温带 农业人口 平均无霜期 农业基础设施 种植密度 玉米品种 玉米生产现状 玉米栽培技术 
暴雪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年第3期1-1,共1页荣云 
西垣县是一个高寒地区,每到冬季便寒风呼啸、暴雪肆虐,大多时候无霜期不足百天,只能种植高寒作物和养些大尾土羊。封山禁牧后县里引入了小尾寒羊,经过几年杂交改良,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一个地方种群,农户戏谑为二混羊。二混羊产羔多...
关键词:暴雪 小尾寒羊 高寒地区 封山禁牧 杂交改良 地方种群 无霜期 适应性 
浅谈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第18期56-57,共2页周春辉 
山西省文水县东临汾河,西伴吕梁山,每年无霜期160~180d,夏大豆播种面积0.4万hm2。受多种原因影响,夏大豆产量水平始终不高,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经多年的实践,夏大豆栽培应注重以下几点技术。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夏大豆 播种面积 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山西 吕梁山 无霜期 
高粱再生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第17期38-39,共2页丁国祥 赵甘霖 刘天朋 倪先林 张长伟 陈国民 
高粱茎的每一个节位上都长有腋芽,特别是在茎基部,节间短,腋芽分布更为密集。高粱腋芽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在收割或掐口以后,茎基部或上部处于休眠状态的腋芽,很快就能萌发,长出新的植株或分枝,并能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发育,抽...
关键词:再生栽培技术 再生高粱 萌发能力 休眠状态 生长发育 腋芽 无霜期 节位 
大同县玉米规范种植行距对比试验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第13期44-47,共4页柴映波 
大同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总面积1503km2,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雨集中,秋短早霜,冬冷少雪,十年九旱。年降雨量391mm,平均无霜期132d,
关键词:大同盆地 对比试验 种植行距 玉米 大陆性气候 年降雨量 山西省 无霜期 
朔州市盐碱荒漠地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第9期50-50,共1页叶锋 
燕麦是粮草兼用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耐适度盐碱的特点,适宜在日照较长、无霜期较短、气温较低的丘陵山区和轻度盐碱地种植。
关键词:盐碱地种植 高产栽培技术 燕麦 荒漠地 朔州市 丘陵山区 无霜期 作物 
左云县苦荞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第9期20-21,共2页贾银连 
1.左云县苦养生产现状 (1)县域基本情况左云县地处晋西北北部,外长城脚下,是典型的黄土高寒丘陵区,具有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光照充足等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以马铃薯、莜麦、豌豆、谷黍、荞麦等小杂粮为...
关键词:左云县 产业 苦荞 生产现状 栽培历史 晋西北 丘陵区 无霜期 
过了芒种 不可强种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年第5期64-64,共1页罗龙 
这一农谚是指山两和华北各地秋作物的适宜播种期不宜超过“芒种”节气。因为“芒种”在公历6月上旬,这时气温已高,正常春播的农作物经过1-2个月的生长,已经很大,而且山西和华北各地的无霜期都不很长.早霜来临都较早.正常年份一般...
关键词:芒种 适宜播种期 大秋作物 农作物 无霜期 华北 春播 早霜 
大同市第二代日光温室的建造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年第1期35-35,共1页黄银峰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部,地形复杂,海拔高度1000~1500m。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温度6℃-7℃,无霜期为125d,冻土层一般年都在1-3m左右。由于气候独特,所以在建日光温室时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二代日光温室 大同市 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 海拔高度 山西省 无霜期 冻土层 
应县——机械铺膜显成效
《农机推广》1996年第3期17-17,共1页李登嵘 
应县地处大同盆地,为全国523个粮棉土产大县之一,全县现有人口26.1万人,32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8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每年在15~20万亩,由于近年来连年干旱、加上本地气候(无霜期短)特点,耕作方式等诸因素影响,玉束产量低而不稳。针对这种...
关键词:农机推广 应县 铺膜 耕地面积 种植面积 耕作方式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行政村 无霜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