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

作品数:546被引量:76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昌媛费梁江建平李成王跃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Current Zoology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印尼新几内亚巴布亚省豕蛙属4新种(两栖纲:姬蛙科)(英文)被引量:1
《动物学报》2008年第4期653-674,共22页Rainer GNTHER 
姬蛙科豕蛙属(Choerophryne)已知5种,几乎都分布于新几内亚岛东部地区,已有物种的描述多基于较少数量的标本,由于标本贫乏,迄今无后续研究。本文针对采集于1998-2003年的50号标本,对该属进行了再研究,并描述了分布于新几内亚岛的巴布亚...
关键词:两栖类 无尾目 姬蛙科 豕蛙属 新种 形态 生态 声谱 mtDNA 新几内亚 巴布亚 
水蛭捕食两栖类卵(英文)
《动物学报》2007年第4期750-754,共5页Antonio ROMANO Anna Rita Di CERBO 
许多卵生动物具有对付食卵者的精巧策略以降低死亡率,因为早期发育阶段的捕食压力能显著影响具复杂生活史动物的生存。两栖动物卵被水蛭等很多物种所捕食。我们查阅了水蛭捕食两栖类卵的文献,发现27篇论文。在所报道的水蛭捕食两栖类卵...
关键词:四趾螈属 水蛭 卵捕食 无尾类 有尾类 
中国林蛙属(无尾目:蛙科)一新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 . nov .被引量:20
《动物学报》2007年第3期481-488,共8页沈猷慧 江建平 杨道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670245)~~
本文报道两栖纲蛙科一新种,新种具林蛙属(Rana)特征,与昭觉林蛙种组(费梁,1999)相近,但与该组成员又有明显区别,被命名为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nov.。新种有系列特征与峨眉林蛙(R.omeimonts)、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相似,但又...
关键词:两栖纲 蛙科 寒露林蛙新种 湖南省 
纳特竖蟾(无尾目:滑背蟾科)的细胞遗传、与相关属物种的核型相似性并兼论其分类地位(英文)
《动物学报》2007年第2期285-293,共9页Fernando ANANIAS André Luis BOMBEIRO Catia Donizete Brunaikovics da SILVA Ana Paula Zampieri SILVA Célio Fernando Baptista HADDAD Sanae KASAHARA 
This research was funded by Funda■o de Amparo à Pesquisa do Estado de S■o Paulo (FAPESP);Conselho Nacional de Desenvolvimento Cientifico e Tecnologico (CNPq) ; Centro de Monitoramento Ambiental da Serra do Itapety (SEMASI),Mogi das Cruzes,SP
本文报道纳特竖蟾(Eupemphix nattereri Steindachner,1863)巴西3个产地标本的核型,均为2n=22,由1对端部和10对中或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仅一对NORs位于No.11染色体对长臂端部,而其位置有别于常见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近着丝点位置。...
关键词:纳特竖蟾 染色体 AG-NOR C-带 荧光染色 荧光原位杂交 
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被引量:9
《动物学报》1996年第3期237-243,共7页高建民 张彦定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崇安髭蟾(Vibrissaphora liui)视网膜的组织结构,着重探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形态、计数及分布。结果表明,其视网膜组织结构符合脊椎动物的基本模式。视网膜总厚度为143μm。感光细...
关键词:无尾目 崇安髭蟾 视网膜 组织结构 
云南三种同域分布的棘蛙(蛙科Ranidae:无尾目Anura)的核型和银带研究被引量:6
《动物学报》1994年第3期317-323,共7页李树深 胡健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细胞进化和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项目
本文比较分析了云南景东地区三种同域分布棘蛙的核型和Ag-NORs。花棘蛙2n=26(16M+ 10SM),NF=52,次缢痕和Ag-NORs位于1pinter,Nos.2-4,8,9等为SM。棘肛蛙2n=40(16M+...
关键词:棘蛙 染色体组型 银带 蛙科 
云南三种齿蟾的细胞遗传学研究(锄足蟾科Pelobatidae,无尾目Anura)被引量:10
《动物学报》1991年第2期216-223,共8页李树深 费樑 叶昌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报道了分布在云南的3种齿蟾(乡城齿蟾、景东齿蟾和棘疣齿蟾)的核型、Ag-NORs和C-带,结果表明2n=26(6+7).NF=52,一对次缢痕和Ag-NORs位于6 q,该区域同时被C-带正染,其余C-带位于各对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这些特征表现出3种齿蟾的核...
关键词:锄足蟾科 齿蟾属 细胞遗传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