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两栖类

作品数:70被引量:21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成王跃招戴强戴建洪张晋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动物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上海市城市化梯度上饰纹姬蛙警戒距离的变化
《动物学杂志》2023年第1期108-116,共9页刘宁宁 钟淑蓉 王天厚 赵闪闪 宋宁宁 徐欢 李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901099);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项目(No.K2022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警戒行为是动物对外界风险的一种行为反应,可以提前探测或避开风险以提高生存率,发生警戒行为时动物距外界干扰源的距离则定义为警戒距离。快速城市化发展引起的栖息地改变和人为干扰会对动物的警戒距离产生影响。本研究以饰纹姬蛙(Micr...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警戒行为 城市化进程 适应 
中国无尾两栖类新记录种——朝鲜侧褶蛙
《动物学杂志》2022年第3期440-446,共7页周圣博 张芷赫 王惠 苗青 徐树军 关萍 史静耸 
2021年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资源共享(2021-57)];2021年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项目(No.48)。
2021年9月在沈阳市蒲河湿地公园(41°41′54″N,122°52′19″E,海拔35 m)采集到3号无尾两栖类动物,经形态特征比较确认为侧褶蛙属(Pelophylax)金线侧褶蛙种组(P.plancyi species complex)的物种。基于线粒体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联...
关键词:朝鲜侧褶蛙 中国 无尾两栖类 侧褶蛙属 新记录种 
无尾两栖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动物学杂志》2021年第2期290-302,共13页张浓 侯金亮 胡亚洲 向建国 潘望城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No.18C0170)。
脊椎动物的性腺发育一直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无尾两栖动物因其胚胎发育的独立性和易观察性而成为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良好材料,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综述了无尾两栖类原始性腺形成、性腺分化、精巢和卵巢的发育,以及配子发生等...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原始性腺 性腺分化 配子发生 
十一种无尾两栖类物种皮肤和肺显微结构
《动物学杂志》2019年第3期382-394,共13页王莉 宋仕贤 李奇生 
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呼吸方式为肺呼吸和皮肤辅助呼吸,为探究两种呼吸器官的显微结构,本文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对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腺角蟾(Megophrys glandulosa)、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华西雨蛙(Hyla gongshanens...
关键词:无尾目 显微结构  皮肤 
3种无尾两栖类肾形态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被引量:5
《动物学杂志》2011年第2期22-31,共10页贾迪 李丕鹏 王勇 周正彦 苏若萍 韩琳 陆宇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470206;30870276);辽宁省优秀才支持计划和教育厅科研项目
从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以及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等方面,比较研究了史氏蟾蜍(Bufo stejnegeri)、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肾实质,尤其是肾单位的结构特点。3种动物在非繁殖期活动于不同的生境类型...
关键词:两栖类  形态学 环境适应性 
湖北省无尾两栖类的新纪录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1995年第5期44-45,共2页邵起生 
1990年5-6月,作者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地区采得一批无尾两栖类标本。经研究鉴定,其中的大泛树蛙和三港雨蛙,为湖北省无尾两栖类的新纪录。
关键词:大泛树蛙 两栖纲 新纪录 
我国24种无尾两栖类精子形态的研究被引量:6
《动物学杂志》1994年第1期20-23,共4页梁仁济 
在光镜下观察我国24种无尾两栖类的精子,其外形主要包括头和尾两大部分。头部多呈棒状、锥状或弯镰状,平均量度多在12-19(8.5-76)微米;尾部多纤细;全长大多45-70(29-235)微米。精子的长度与蛙种个体大...
关键词:精子 形态 两栖纲 无尾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