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两栖类

作品数:70被引量:21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成王跃招戴强戴建洪张晋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物多样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类动物鸣声特征数据集被引量:1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10期179-184,共6页毛锐锐 沈拓 李慧 田琳楚 谭海蓉 卢李荣 吴小刚 范宗骥 伍国仪 李杰 吴勇 朱弼成 肖治术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E31OP0123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2023IOZ0104);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兽类网运行经费。
鸣叫是无尾两栖类动物种间和种内通讯的重要方式。鸣声特征分析是利用生物声学技术进行蛙类行为学研究和物种多样性监测的基础,对了解物种分类、繁殖、分布和进化至关重要。我们于2024年6月收集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区域1...
关键词: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无尾两栖类 生物声学 波形图 频谱图 
海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无尾两栖类鸣声多样性:基于自动录音技术被引量:4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1期97-106,共10页金彦君 赵龙辉 覃远玉 汪继超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生物声学监测项目;海南省博士后研究项目(RC210000406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RC175)。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其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两栖类生存,但该区域的无尾两栖类多样性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新兴的生物声学方法,调查该地区无尾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并了解蛙类鸣叫与环境的关系。我...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鸣叫行为 生境 降雨 
四川无尾两栖类的繁殖模式被引量:6
《生物多样性》2005年第4期290-297,共8页李成 戴强 王跃招 顾海军 刘志君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西南基地基金(KSCXZ-SW-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52)
依据Duellman和Trueb(1986)的定义,对四川无尾两栖动物的繁殖模式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73种四川无尾类可以划分为2类共5种繁殖模式。水内产卵是比较原始的一类繁殖模式,又分2种:静水产卵(模式1)和流水产卵(模式2),68种(9...
关键词:蝌蚪 繁殖模式 无尾两栖类 四川 两栖动物 生长发育 能量投入 r-选择 k-选择 产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