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压浸渗

作品数:123被引量:41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王扬卫王富耻于晓东崔岩胡锐更多>>
相关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陶瓷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Ti活化SiC/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浸渗行为被引量:1
《金属热处理》2019年第8期84-90,共7页朱俊璇 刘海云 王文龙 陈少平 
采用氩气保护条件下无压浸渗工艺,在活性元素Ti的诱导下成功制备了SiC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并采用SEM、XRD、EDS等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SiC颗粒均匀分布在高铬铸铁基体中,两者界面结合良好。复合材料中检测到TiC、TiO、FeO等新...
关键词:SIC陶瓷 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 高铬铸铁 无压浸渗 
Ti诱导无压浸渗法制备Fe-Si基SiC陶瓷复合材料
《热加工工艺》2018年第24期98-101,共4页梁朝 刘海云 郭俊杰 孟庆森 
通过掺杂活性元素Ti颗粒,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了Si C/Fe-Si复合材料。采用XRD、SEM以及EDS等技术手段,分析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Fe-Si合金能够自发浸渗Si C陶瓷预制体,Ti元素在金属熔体与陶瓷颗粒之间形成活性层,促进...
关键词:无压浸渗 SIC陶瓷 FE-SI合金 界面反应 Ti颗粒 
三维网络多孔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材料导报》2018年第A02期410-412,418,共4页江国健 肖清 彭伟 徐家跃 刘高盛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重点课题(2010J010-E);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105205012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0ZZ127;13ZZ134;14cxy36);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LM201266;LM201274)
三维网络多孔陶瓷/金属双(共)连续相复合材料(C4材料)具有各向同性和正向加合性质,在摩擦器件和制动元件、电子封装材料及散热器件、航空航天器件、光学仪表材料、运动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C4材料的各种...
关键词:正向加合 网络多孔陶瓷 双(共)连续相复合材料 C^4材料 原位反应无压浸渗 
ZTA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浸渗组织及机理被引量:6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7年第5期538-541,共4页任强 刘海云 梁朝 陈少平 郭俊杰 孟庆森 
以高铬铸铁为金属基体,添加Ti粉的ZTA陶瓷颗粒为增强体,采用无压浸渗方法制备了ZTA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采用SEM、EDS、XRD等试验方法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成分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高铬铸铁熔体能够浸渗到Ti含量为5%的ZTA预制体...
关键词:ZTA陶瓷预制体 高铬铸铁 无压浸渗 Ti颗粒 
Mg对无压渗透制备Al/SiC_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影响被引量:3
《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第2期14-17,共4页徐跃 高霖 崔崇 钱凤 
本文采用无压浸渗法,研究了Mg对Al/SiCp(SiC体积分数为40%-70%)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组织影响。结果表明,Al浸渗液中添加Mg可以显著提高铝液的浸润性,因为Mg扩散并富集于Al/SiCp界面,通过界面反应促使Al2O3膜的破裂降低界面张力,增加...
关键词:Al/SiCp陶瓷基复合材料 无压浸渗 组织 致密度 机理 
无压浸渗制备Al/SiC_p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5
《铸造技术》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徐跃 高霖 崔崇 钱凤 
采用无压浸渗法,研究Mg、Si、浸渗时间对Al/SiCp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组织的影响。增加铝合金液的流动性,提高铝液同SiC之间的浸润性,防止有害Al4C3界面形成,是保证复合材料科学制备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 h保温时间、10%Mg和15%S...
关键词:无压浸渗 Al/SiCp陶瓷基复合材料 Mg SI 浸渗时间 组织 
界面反应对铝熔体与Si_3N_4多孔陶瓷界面的润湿作用被引量: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第A01期727-730,共4页王扬卫 于晓东 王富耻 马壮 王璀轶 
应用界面润湿理论从热力学角度计算了铝熔体和Si3N4陶瓷存在界面反应时的润湿角;通过测量不同浸渗时间下浸渗厚度,结合浸渗动力学模型,获得实际浸渗过程中铝合金熔体与Si3N4多孔预制体之间润湿角,并将该试验结果与上述理论计算结果相比...
关键词:无压浸渗 复合材料 SI3N4 界面反应 反应润湿 
用多孔陶瓷预制件浸渗法制造Mg AZ80/SiC复合材料棒
《国外金属加工》2005年第3期38-46,共9页V.Kevorkijan 程祥宇 张存信 龙文元 
采用无压、低压(约0.3MPa过压下)和中压(约0.8MPa的过压下)浸渗法成功制造了MgAZ80/SiC/50p半工业样品(加工后的棒外径80mm,长150mm,残余孔隙率最大2vol.%)。无压浸渗在流动氮气氛中在24小时内完成,而中压和低压浸渗是在加压...
关键词:复合材料 浸渗法 SIC 多孔陶瓷 制造 预制件 Mg 80mm 无压浸渗 低压浸渗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生产效率 浸渗工艺 氮气氛 中压 孔隙率 竞争性 样品 压下 小时 相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