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次采液指数

作品数:33被引量:17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超刘正伟黄杰郭粉转吕栋梁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渗流力学进展》《石油钻采工艺》《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石油化工应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动态相渗及水驱曲线的提液预测及应用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22年第11期25-27,共3页张震 王中华 刘跃忠 王凤刚 高智梁 
注水油田在长期的注水开发中,储层的岩石孔吼结构及油水相对运动关系会发生变化,从而对油井提液的效果预测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通过相对渗透率的指数表达式进行推导,利用单井的水驱曲线直线段部分的生产数据,求得油水相指数...
关键词:相对渗透率 最优估计 无因次采液指数 
海上中轻质油藏提液策略研究与应用
《油气井测试》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温慧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研课题“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自主前瞻基础研究课题”(2022-KJYFPT-SHW)。
为解决油田中、高含水阶段面临的产量递减快,控水稳油难等问题,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中轻质油藏M油田提液可行性、提液时机、提液幅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轻质油田低含水阶段、中含水阶段和高含...
关键词:中轻质油藏 全寿命提液 提液机理 提液可行性 提液时机 提液幅度 无因次采液指数 无因次采油指数 
基于液油联合预测的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被引量:1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第5期94-99,共6页耿站立 高亚军 张贤松 谢晓庆 张鹏 王守磊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海油油气开发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6ZX05016-006)”部分研究成果。
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是实施油田聚合物驱决策的重要工作。常用的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所需参数较多、效率低、成本高。本文基于实际生产数据计算得到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联立广适水驱特征曲线,并综合考虑海上平台液处理能力限制,...
关键词:聚合物驱 液油联合预测 无因次采液指数 效果评价 
基于动态数据的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计算方法被引量:3
《断块油气田》2021年第3期387-391,共5页孙鹏霄 朱高科 李红正 李堪运 李翠平 刘晨 周文胜 
水驱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是油藏产能评价和举升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测试资料缺乏的油田。文中基于分流量方程、相对渗透率幂函数表达式和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推导建立了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
关键词:水驱油藏 动态分析 水驱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 无因次采液指数 
支撑剂指数设计方法在压裂充填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海洋石油》2020年第1期47-50,共4页黄杰 巩永刚 刘正伟 阮新芳 夏金娜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海深层低渗-致密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课题三任务四“深层高温压裂液及配套技术”(编号2016ZX05027-003-004)资助。
支撑剂指数设计方法是在给定的支撑剂量条件下,从油藏的角度出发,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得到最优裂缝参数的一种设计方法,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疏松砂岩储层压裂充填施工中,受设备能力、岩石物性参数等因素制约,实际裂缝宽度...
关键词:支撑剂指数 优化设计 无因次采液指数 净压力 
非均质水驱油藏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的预测及应用被引量:5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年第5期127-131,共5页肖武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项目“油田能源优化管控关键技术研究”(318016-11)
保持合理采液规模是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延缓产量递减的主要措施之一,通常可利用岩心测试得到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的变化,以此预测特高含水期油藏合理产液量。然而,由于岩心与非均质油藏内的水驱油过程存在...
关键词:无因次采液指数 并联管岩心水驱油实验 非均质流场 增量图版 水驱波及系数 
经济极限含水率的一种确定方法被引量:3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年第5期275-276,218,共3页李明 王文涛 聂桂萍 彭旋 谭舜 
本文以油田废弃产液量为标准,以"油田最大产液量=油田最大注水量=油田废弃时的产液量"为优化目标确定出了注水开发油田经济极限含水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田的相渗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了油田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无因次采油...
关键词:经济极限含水率 无因次采油指数 无因次采液指数 废弃产油量 最大注水量 
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形态特征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断块油气田》2019年第1期62-65,共4页陈朝晖 柳茜茜 潘豪 梁丹 邹枫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海上稠油油田高效开发钻采技术"(2016ZX05025-002)
由于储层物性非均质程度及渗流场的差异,由岩心驱替实验数据计算的理论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与矿场监测的油井实际产液能力变化规律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文中分析了水驱渗流过程中影响产液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在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形态上的表...
关键词: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 近井带污染 水驱波及系数 
超前注水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跟踪调整研究被引量:1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年第1期124-128,共5页宋国亮 李冀欣 张承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4069)
X区块为低渗透油藏,目前采用超前注水开发方式,在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试验区超前注水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注采系统进行调整.通过相对渗透率曲线,得到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率低于65%时...
关键词:超前注水 数值模拟 无因次采液指数 注水强度 提高采收率 
基于电容电阻模型的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研究被引量:5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6期49-54,共6页邹威 窦宏恩 秦国省 孙丽丽 吕考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老油田二三结合潜力评价和重点区块实验方案研究"(2016ZX05010-005)"
为评价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的大小,针对目前电容电阻模型评价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不准确的问题,考虑电容电阻模型中采液指数的变化,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方法,确定了产液量递推式中的时间常数,建立了新的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并...
关键词:井间连通性 电容电阻模型 特高含水油田 无因次采液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