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颌类

作品数:24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盖志琨朱敏王俊卿王念忠王士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商学院》《遗传》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断横跳,螃蟹在海陆之间往返了多少次?
《海洋世界》2024年第9期40-45,共6页以南 
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的“从鱼到人”探源研究,揭示出从鱼到人演化过程需近5亿年,先后经历了最早的无颌类演化变成有颌类、肉鳍鱼类,之后登上陆地变成两栖类和哺乳动物,最终演化成人类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肉鳍鱼类 无颌类 有颌类 两栖类 哺乳动物 演化过程 
人类起源,那些光怪陆离的传说
《商学院》2022年第11期139-142,共4页王敬雅 
2022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奖项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Paabo),以表彰他在人类进化以及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前不久,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从鱼到...
关键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类基因组研究 人类进化 肉鳍鱼类 无颌类 有颌类 人类起源 最新研究成果 
新疆晚奥陶世鱼形动物
《地学前缘》2020年第6期341-346,共6页郭宪璞 王士涛 盖志琨 赵子然 丁孝忠 李天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02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陆域及海区地质图件更新与共享”(DD20290370)。
本文记述了新近发现的保存较好、具甲胄确切证据的奥陶纪鱼形动物化石。该化石采自新疆塔里木盆地巴楚县一间房地区依朗里克塔格山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滨浅海紫红色砂屑灰岩中。对所发现的鱼形动物新属新种——优雅郝氏鱼(Haoina elegant...
关键词:奥陶纪 鱼形动物 无颌类 郝氏鱼 新疆 
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成像揭示无颌类盔甲鱼的组织学与内部解剖(英文)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8年第2期93-105,共13页盖志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572018)、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编号:QYZDB.SSW-DQC040)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资助.
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成像已经成为古生物研究中一种新的重要手段,能够在不损坏化石的前提下,提供化石内部超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利用瑞士光源最先进的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分析了7个采自浙江长兴志留系(约4.28亿年前)...
关键词:同步辐射 显微成像 早期脊椎动物 盔甲鱼 软骨外成骨 脑颅虚拟内模 
云南曲靖下泥盆统盔甲鱼类(无颌类)的新发现(英文)被引量: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8年第1期1-15,共15页刘玉海 盖志琨 朱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572108,41530102,41372025)~“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描述了云南曲靖早泥盆世西山村组盔甲鱼类(无颌类)的新发现,包括一新属、新种——惠清驼背鱼(Altigibbaspis huiqingae gen.et sp.nov.),一件属种未定的多鳃鱼科标本,以及张氏真盔甲鱼(Eugaleaspis changi)和小眼南盘鱼(Nanpanaspis mic...
关键词:云南曲靖 早泥盆世 西山村组 盔甲鱼类 
新疆巴楚地区晚奥陶世无颌类头甲的外部形态构造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15年第6期1205-1210,共6页王士涛 郭宪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372025);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编号YPh08110)的成果
本文主要报道采自新疆巴楚一间房剖面晚奥陶世恰尔巴克组紫红色瘤状泥质灰岩中具有外骨骼无颌类的头甲标本,其中一件头甲甲胄背部保存了清晰的眶孔、松果体,另外两件头甲腹部甲胄分别保存了口孔及鳃区鳃囊独立开向体外的6对外鳃孔等的...
关键词:无颌类 头甲外部形态 晚奥陶世 新疆巴楚 
颌的起源:发育生物学假说与化石实证的交叉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2年第21期1937-1947,共11页盖志琨 朱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2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8219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6)资助
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等多角度评述了脊椎动物颌的起源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发育遗传学的一系列进展促成了颌演化异位理论的提出,即颌的起源,是在上皮-外胚层间质细胞相互作用中,由于口腔发育调控基因的异位表达所导致的一...
关键词: 无颌类 有颌类 盔甲鱼类 颅桁 演化发育生物学 
2012年第4期《遗传》封面说明
《遗传》2012年第4期388-388,共1页吴芬芳 马宁 李庆伟 
七鳃(Lampetra japonica)属无颌类脊椎动物,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的物种之一。其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志留纪及寒武纪,有现存的“活化石”之称,它印记了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进化历史,同时作为脊椎动物的祖先,又为...
关键词:《遗传》 无脊椎动物 封面 进化历史 化石记录 信息基础 无颌类 寒武纪 
中外科学家为脊椎动物颌的起源提供关键证据
《科技传播》2011年第17期16-16,共1页
8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以封面故事的形式报道了中外科学家一项有关脊椎动物颌起源的重要成果。他们对来自中国的4亿年前无颌类盔甲鱼的脑内颅进行三维复原,相关研究结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的难题。此项研...
关键词:古生物学家 古人类研究所 无颌类 封面故事 有颌类 鼻囊 发育生物学 古生物化石 同步辐射 断层扫描 
广西下泥盆统大瑶山群盔甲鱼类的新发现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9年第3期234-239,共6页王俊卿 王士涛 朱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5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2020)资助
广西象州县大乐乡泥盆系剖面是华南象州型(底栖相)泥盆系的标准剖面(侯鸿飞、王士涛,1988),其下部大瑶山群为一套厚达上千米的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沉积,底部以一层约2m厚的砾岩与下伏的前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白顺良等,1982)...
关键词:广西象州 下泥盆统 盔甲鱼类 无颌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