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机制

作品数:628被引量:492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守彪夏斌李三忠任建业李崇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学前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渤海西南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启示被引量:15
《地学前缘》2022年第5期133-146,共14页叶涛 牛成民 王德英 王清斌 代黎明 陈安清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6ZX05024-003)。
渤海西南海域自中生代以来历经多期构造活动,记录了华北克拉通的破坏过程。为了明晰渤海西南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间的关系,以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以及深层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厘定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特征,恢复了...
关键词:构造特征 中生代演化 渤海西南海域 动力学机制 华北克拉通 
滇西北休瓦促晚白垩世岩浆-成矿作用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9
《地学前缘》2019年第2期137-156,共20页江小均 陈政宇 李文昌 余海军 李超 张向飞 王忠强 严清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3060;417620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5);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6DF031)
休瓦促W-Mo矿床位于滇西北义敦—格咱岛弧中部,为一中-大型斑岩岩浆热液矿床。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对该区晚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于富碱岩浆成岩-成矿年代学、岩石成因、动力学背景、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
关键词:滇西北 休瓦促W-Mo矿床 锆石U-Pb、Hf和O同位素 区域构造解析 动力学机制 
开合旋构造体系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兼论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1
《地学前缘》2019年第1期337-355,共19页杨巍然 姜春发 张抗 郭铁鹰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008DF20700)
开合构造总体上可以表述为:地球膨胀为开,收缩为合;垂向上地球物质离心(地心)运动为开,向心运动为合;水平方向上地球物质相背运动为开,相向运动为合。从驱动机制角度,我们把以热力(热能)为主体驱动的上浮物质运动定义为开;将重力(势能)...
关键词:开合构造 开合旋构造体系 地质事件 板块构造 重力均衡 动力学机制 
论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3
《地学前缘》2018年第2期320-335,共16页万天丰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
关键词: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中、新生代 全球板块的运移 巨大陨星撞击作用的假说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Ⅷ):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末期地壳生长方式被引量:19
《地学前缘》2015年第6期109-124,共16页王伟 刘树文 白翔 郭荣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179;41530207;41472165;41272209)
地球早期大陆地壳的生长方式和壳幔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国际前寒武纪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太古宙是大陆地壳生长的主要时期已基本获得共识,但是对于太古宙时期地壳生长的具体方式和壳幔动力学过程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部分学者提出地幔柱...
关键词:早前寒武纪地壳生长 壳幔动力学机制 华北克拉通 表壳岩变质火山岩系 太古宙末期弧陆增生 
中、上扬子北部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3
《地学前缘》2010年第3期14-26,共13页刘少峰 王平 胡明卿 郜瑭郡 王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55,40672135);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70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研究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864);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中国南方中生代经历了中国大陆最终主体拼合的陆缘及其之后的陆内构造演化。晚古生代末期,在秦岭—大别山微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存在向西张口的洋盆,即勉略古洋盆。中三叠世末期开始,扬子板块相对于华北板块发生自南东向北西的斜向俯冲...
关键词:中、上扬子北部 盆山系统 斜向俯冲 围限会聚 动力学机制 
伸展型盆地裂后期沉降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研究被引量:11
《地学前缘》2009年第4期23-30,共8页佟殿君 任建业 雷超 张俊霞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导师课题(2007049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9)
伸展型盆地是与地壳和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有关的一类裂陷盆地,包含了重要的沉积矿产和能源资源。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伸展型盆地的研究,包括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澳大利亚被动边缘以及中国大陆东部的新生代盆地,发现不论是被动边缘还是...
关键词:伸展型盆地 裂后期 快速沉降 动力学机制 
大陆板内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6
《地学前缘》2008年第3期140-149,共10页张长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2150,40739906,40472086)
典型大陆板内变形发生在克拉通化的大陆岩石圈内部,距离同变形期活动板块构造边界数百至2000km以上。收缩变形主要表现为区域尺度的盆地构造反转、结晶基底与上覆盖层共同卷入变形的厚皮式逆冲构造,具有变形局部化特征。因为流变学分层...
关键词:大陆岩石圈 板内变形 构造活化 远程效应 
全球大地震时空分布与动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地学前缘》2003年第U08期5-10,共6页于泳 洪汉净 刘培洵 陶玮 郑秀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70 40 5 )
文中根据最新的全球大震资料划分了 10 0a来全球特大地震的时空演化过程 ,表现为环太平洋带与近纬向活动带两种强震分布图像 ,以 2 0a左右的时间段交替出现。逆冲和引张型地震释放了全球强震能量的主要部分。逆冲型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
关键词:地震 环太平洋 近纬向 机制解 地幔运动 
论成藏动力系统中的流体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0
《地学前缘》2001年第4期329-336,共8页田世澄 陈永进 张兴国 崔刚 何会强 
介绍了成藏动力系统中流体的 3个来源 ,即沉积流体、自源流体和深源流体 ;推动流体运动的五种动力 ,即盆地深部的热动力、自源动力、重力流、浮力和毛细管力叠加产生的作用力、构造动力。分析了在成藏动力系统中这几种动力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成藏动力系统 动力学机制 自源动力 重力流 浮力 构造动力 油气运移规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