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机制

作品数:628被引量:492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守彪夏斌李三忠任建业李崇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岩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群Hemler、Vlinder和Il’ichev海山熔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6期1883-1900,共18页位荀 张艳 石学法 张辉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3S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076、42376075);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tstp20230643)资助。
经典的“地幔柱假说”能够很好解释年龄随空间位置线性变化的大洋板内火山链的成因.而位于西太平洋的众多海山群,空间分布广、年龄-位置关系杂乱,很难用经典的“地幔柱假说”来解释,其成因存在争议.本研究选择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群Hemle...
关键词:地幔柱 麦哲伦海山链 碳酸盐化地幔 热点 岩石圈伸展 
新特提斯单向俯冲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6
《科学通报》2023年第13期1699-1708,共10页朱日祥 赵盼 万博 孙卫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155203)资助。
新特提斯洋向北单向俯冲的机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分别是南侧冈瓦纳被动大陆的不断裂解和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陆块诱发的俯冲起始.本文统计了大火成岩省的分布规律,发现200~80 Ma期间,与地幔柱相关的大火成岩省主要分布于南半球,暗示该时...
关键词:新特提斯洋 单向俯冲 俯冲起始 南北半球地幔温差 欧亚大陆南缘富水岩石圈 
南秦岭地块紫阳地区早古生代岩石圈伸展规律、动力学机制及基性岩墙成因被引量:2
《岩石学报》2023年第3期938-962,共25页刘燊 冯彩霞 陈晓青 赵慧博 徐静妍 范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302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23-JC-ZD-16)联合资助。
南秦岭地块紫阳地区广泛出露早古生代基性岩墙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虽然如此,已有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志留纪基性岩墙群方面,而对早古生代(如,寒武纪、奥陶纪)基性岩墙群的研究仍相对薄弱。从而制约了对南秦岭早古生...
关键词:早古生代 基性岩墙群 成因 成岩动力学 南秦岭地块 
内蒙古呼伦贝尔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机制的制约
《有色金属工程》2020年第8期89-98,共10页段先哲 王灿州 丁心科 马永胜 唐振平 张彦生 牛苏娟 沈鸿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301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JJ3261);南华大学人才项目(2018XQD22)。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中生代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对于研究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演化、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前人对这些花岗岩的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侵位机制的研究较少。基于野外地质调...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呼伦贝尔 花岗岩 早中生代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有色金属勘探 
控制龙门山地区地形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年第1期79-89,共11页谢媛 李永东 熊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1500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31072、41574095)资助
龙门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也是高原最陡的边缘之一.跨龙门山断裂,在不到100km的空间尺度内,地形差异高达~4km,而对控制、维持这一地形差异的机制尚存在很大争议.文章基于地震波速度结构、地壳厚度、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等资料,...
关键词:地形 龙门山断裂带 岩石圈均衡 岩石圈挠曲 动力地形 
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19年第5期1526-1536,共11页万天丰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在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学问,是构造地质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宽的学问.大地构造学需要朝定型、定向、定时、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向前进,需要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过长期的知识积淀才可...
关键词:槽台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岩石圈 大地构造学 
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铜(金、银)矿含矿斑岩岩石成因及其对多龙地区早白垩世成矿动力学机制的启示被引量:17
《岩石学报》2019年第3期642-664,共23页林彬 方向 王艺云 杨欢欢 贺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604101;2018YFC060410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11017);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基本科研业务费(YYWF2016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78);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DD20160026);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联合资助
铁格隆南是西藏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作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早白垩世重大成矿事件的典型代表,铁格隆南矿床以及整个多龙矿集区的含矿斑岩岩石成因及成矿动力学机制仍存在明显争议。本文以...
关键词:含矿斑岩 岩石学 动力学机制 铁格隆南 多龙矿集区 西藏 
全球岩石圈板块为什么会运移?被引量:2
《自然杂志》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万天丰 尹延鸿 
全球岩石圈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议而不决的难题。地质演化历史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岩石圈内部,很少出露地表。然而,近2亿年来的地质信息出露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可靠,学者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全球中、新生代7次...
关键词:岩石圈板块运移 地球动力学机制 巨大陨石撞击 银道面 
板块运动地球动力学机制探究被引量: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年第9期775-783,共9页方曙 
对前人提出的多种地球动力学机制特别是地幔对流说进行剖析,提出板块运动地球动力来源于地转离极作用和旋转半径变化造成的地转不同步作用,并受到刚性岩石圈板块应力平衡作用、惯性作用和弹性作用等内在规律的制约,另外规律性的固体潮...
关键词:板块运动 动力学机制 岩石圈 旋转半径 离极同步说 
胡家岭杂岩体中纯橄岩成因分析——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
《工业技术创新》2016年第4期698-701,共4页李昂 陆国隆 石乾雄 
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5610794)
岩石成因分析对于还原地质板块的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苏鲁超高压带胡家岭地区杂岩体中的纯橄岩进行研究,借助岩相学、地球化学等学科手段对其成因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纯橄岩是一种细粒蛇纹石化纯橄岩,且极大可能...
关键词:苏鲁超高压带 胡家岭 纯橄岩 成因分析 动力学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